青蛙學Linux—CentOS 7.5.1804的安裝


1、安裝前的准備工作

CentOS 7.5.1804安裝前的准備工作大部分同CentOS 6.10。不同的地方在於鏡像文件的命名不同以及在CentOS 7.5.1804中磁盤分區默認的文件系統為XFS。

CentOS 7.5.1804鏡像照樣在網易開源鏡像站http://mirrors.163.com/centos/下載。CentOS從7版本開始已經取消了32位版本,僅有64位版本。

進入鏡像下載頁面,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的各個版本:

0

這里就與CentOS 6.10有所不同了,我們來詳細看下各種ISO到底是什么:

  • CentOS-7-x86_64-DVD-1804.iso,完整的系統安裝版本,包含了一些常用的軟件包如開發工具等
  • CentOS-7-x86_64-Everything-1804.iso,完整的系統安裝,比上個版本包含更多的軟件包
  • CentOS-7-x86_64-LiveGNOME-1804.iso,免安裝體驗CentOS,GUI使用的是GNOME
  • CentOS-7-x86_64-LiveKDE-1804.iso,免安裝體驗CentOS,GUI使用的是KDE
  • CentOS-7-x86_64-Minimal-1804.iso,最小化系統安裝版本
  • CentOS-7-x86_64-NetInstall-1804.iso,網絡安裝的引導ISO

    2、CentOS 7.5.1804安裝圖解

    使用安裝介質對主機進行引導后,將進入如下界面:

    1

    這里選擇“Install CentOS 7”,回車確定后等待進入如下界面:

    2

    語言選擇,按實際情況選擇后點擊“繼續”進入下一步:

    3

    4

    這是CentOS 7與CentOS 6安裝最大的不同之處,CentOS 7將安裝中的所有選項在同一頁中列出,當所有的配置項上的感嘆號消失之后才可以開始安裝系統。這里需要配置的項主要有“軟件選擇”、“安裝位置”和“網絡和主機名”,這里先對“軟件選擇”進行配置:

    5

    這里可以選擇“最小安裝”,勾選如圖所示的軟件包,也可以選擇“帶GUI的服務器”,勾選如下軟件包:

    6

    接下去配置“安裝位置”,這里就是對磁盤進行分區:

    7

    接下去對“網絡和主機名”進行配置:

    8

    這里可以對網絡和主機名進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就可以點擊“開始安裝”按鈕開始系統的安裝了:

    9

    這里必須對root用戶設置密碼,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創建新用戶,配置完成后等待安裝完成提示重啟即可。

    3、手動配置主機網絡

    如果在安裝過程中沒有配置網絡的話,可以在安裝完成后手動配置主機網絡。在配置主機網絡時我們必須首先查看主機上網卡的名稱,通過該名稱才可以確定網卡的配置文件。

    使用命令ifconfig可以查看網卡的相關狀況,在命令行輸入: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bash: ifconfig: 未找到命令

    這個提示是在CentOS 7進行最小安裝時會出現的,因為現在已經推薦使用ip命令替代ifconfig,所以最小安裝的系統是不包含ifconfig命令所在軟件包的,如果需要使用ifconfig,可以在網絡配置完成之后使用yum安裝。

    這里我們使用ip命令來代替ifconfig,在命令行輸入:

    [root@localhost ~]# ip addr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ns16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0:0c:29:80:6a:31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0.110/24 brd 192.168.0.255 scope global noprefixroute dynamic ens160
           valid_lft 51638sec preferred_lft 51638sec
        inet6 fe80::91ad:f9d8:5386:ba92/64 scope link noprefixroute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這里的lo為回環地址,ens160即為主機當前網卡(這里在安裝時已經配置了網絡,所以可以看到已經獲取到了IP地址)。

    在未配置網絡的主機上執行ip addr命令會得到以下返回:

    1

    這里可以看到ens160這塊網卡沒有IP地址。

    3.1、配置網卡IP地址

    Linux下一切都是文件,所以對於系統的配置均以修改配置文件進行。網卡的配置文件為: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網卡名

    這也是為什么需要首先通過ip命令查看網卡名,只有先獲得網卡名,才能確定網卡的配置文件(因為根據系統的版本及安裝環境的不同,網卡名會發生改變)。

    通過執行ip addr命令得到當前主機的網卡名為ens160,則對應的網卡配置文件為: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60
  • 當前主機在安裝系統時未進行網絡設置,我們來看下網卡配置文件中的內容: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dhcp    # 獲取IP的方式,系統安裝時未設置網絡這里默認為DHCP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160
    UUID=f377c925-677b-4475-a515-d00358b5f095
    DEVICE=ens160
    ONBOOT=no    # 是否開機啟用網卡

    如果使用DHCP方式獲取IP,則這里只需修改ONBOOT為yes即可。

    如果需要手動指定IP,則需要做如下修改:

    # 修改內容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 添加內容
    IPADDR=IP地址
    NETMASK=子網掩碼(點分十進制表示法)
    or
    PREFIX=子網掩碼(1-32數字表示法)
    GATEWAY=網關
    DNS1=DNS

    設置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重啟網絡:

    # CentOS 6及之前版本
    [root@localhost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CentOS 7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3.2、配置DNS

    主機的DNS除了可以在網卡配置文件中配置,也可以在以下配置文件中設置:

    /etc/resolv.conf

    在文件中添加:

    nameserver DNS服務器IP

    3.3、本地解析hosts文件

    該文件與Windows下的hosts文件一樣,用於設置本地解析,該文件為:

    /etc/hosts

    格式為:

    IP地址 域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