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相關說明:
1.實驗運行環境:win10系統下的dosbox;
2.實驗所用調試器為debug;
一、基礎指令
此次實驗中所用到的7條Debug命令:R, D, E, U ,T, A
1.R命令:查看、改變CPU寄存器的內容
查看寄存器的值
改變CS、IP的值(可見CS,IP的值由上面的073F和0100變成了0000)
2.D命令:查看內存中的內容
只輸入d,則顯示由默認地址處開始的128個內存單元中的內容
若輸入“d段地址:偏移地址 終止地址”,則顯示此范圍內的內存數據
3.E命令:改寫內存中的內容
如:若要將內存0:0~0:9單元中的內容分別寫為0、1、2、3·····。則可以用“e 起始地址 數據 數據 數據·····”格式命令
也可以一個一個改寫,如下圖
4.A命令:以匯編指令的形式在內存中寫入機器指令
5.T命令:執行一條或多條指令
6.U命令:可以將指定地址內的的內存單元內容翻譯為匯編指令
二、實驗任務
(1)輸入指令並觀察
輸入:
執行:
(2)將指令寫入從2000:0開始的內存單元中,利用這3條指令計算2的8次方
(3) 查看內存中的內容
可見日期為92/01/01,嘗試用e命令修改,但無果,原因:ROM為只讀存儲器,無法修改
(4)向內存從B810H開始的單元填寫數據
向內存從B811H開始重復錄入相同的數據(作比較)
修改B810:0的值
可見第一個圖案的形狀改變了而顏色未變
修改B810:4的值
可見第二個圖案的顏色改變而形狀未變
由上可見:上面出現的圖案每個都有兩個字節控制,一個控制形狀,另一個則控制顏色
三、實驗總結
首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本次實驗,我熟悉了匯編的幾條基本的指令及操作方法;
其次,雖然只是使用了幾條最為基礎的指令,但匯編相較於之前所學的高級語言,更讓我感覺到計算機的運行機制;
因為我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計算機,所以這次試驗也讓我深感到學好匯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