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老師,一字之差有多遠?


 講師、老師,一字之差有多遠?

    小時候,我每次見到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都會呈現一種不自然的狀態,這種不自然摻雜着害羞,害怕,不知道說什么,甚至心里面就會默念着“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走快點,轉過去啊,別看見我.....”,哎呀,最終還是躲不過。這可能是學習不好的同學的一種體現,而學習好的學生心里則是“哎?老師!趕緊看見我,我要打招呼,我要說老師好,這次考試又是100分,老師肯定誇我......”,最起碼在小學,我就是那種不自然狀態的學生。慢慢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知道學習了,這種心理活動漸漸也消失了,在我印象中的老師,那可是啥事兒都管的“家伙”:

“喂,是太白的家長么?你兒子最近上課總睡覺,為什么呀,看這成績可不是學習學的,看看孩子干啥了,一天天的”。

“哦哦,好的好的,老師您辛苦了......”

“喂喂?是太白的家長么?你兒子這周怎么又沒有穿校服?你們大人也是,也不想着呀”。

“哦哦,好的好的,老師您辛苦了”

“喂?是太白的家長么?你兒子又闖禍了,把人家玻璃砸了,你趕緊來學校,不用着急,孩子沒有受傷昂,來了也別動手,孩子么,調皮正常.......”

“這個小兔崽子,怎么老給我惹事兒!老師,稍等,我馬上就去.......”

“喂喂?是太白的家長么?你兒子搞對象了!這么小點,這可不行,你趕緊說說他!”。

“哈哈哈,這孩子,還真他娘的行呀”(這是我意淫的)

“這孩子,不好好學習,多大呀,搞對象!老師您放心,我絕對好好管她!”

......

    我想,這是我們那個年齡段(85~90)之間的大部分人對老師的記憶,那時候的老師不像是現在的某些老師,連作業都需要家長批,學習不會的要求家長在家輔導。那時候的老師不僅僅管我們的學習,日常的生活,人生道理,甚至是穿衣打扮都會引導我們。我記得有一次,那是小學4年級,隔壁班的班主任特別喜歡我,當時他和我們班主任正在聊天,我從他們身邊路過,心里念着咒語:“不要看到我,不要看到我....”,結果咒語不管用,她把我叫到她們旁邊,問我們班主任:“這個小孩是你們班的吧?他叫什么呀”,“對,他叫太白”,“嗯,我覺得這個小孩特不錯,有一種氣質,你以后要讓你媽媽給你穿一些帶領子的上衣,這件衣服不好看.....”,“好的,謝謝老師!”我就一直在微笑,因為當時對‘氣質’這個詞真的不太懂,但是我知道是誇我的意思,晚上回家就跟我媽說了,一臉嘚瑟的樣子。

    從我小學開始直到高中畢業,都是這樣煩人但是透露出親切的‘家伙’陪伴着我,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轉眼間,我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名老師,哦不,是講師。起初我的理解講師和老師不是一樣的么?在課下學生們稱呼我太白老師,老師好等等,我內心是一種親切並且帶有自豪的感覺,但是時間長了,我越來越發現,我真的不能稱為老師,最起碼現在是不太夠資格的。

那么,講師與老師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就是因為一字之差么?我現在的理解,現在大部分講師和我之前心中的那個優秀的‘家伙’差的太遠了。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得可貴品質。

   “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老師在教學的同時一定要以身作則,可以通過典故,實時,熱點的示例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引導學生do the right ting.

   “授業”,傳授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最起碼在你負責的這塊知識領域老師是可以駕馭的,並且能過通過最簡單的例子,故事等給學生解釋明白,用學生已知的知識去讓其理解未知的知識,能夠讓學生通過你的課程將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學會並且充分理解,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可以使用不同而教學法(典故,段子,雞湯的)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感到這堂課程非常有趣,並且可以感悟到一些道理,那么這就是上乘的‘授業’。

   “解惑”,一般有經驗的老師都可以看出哪個學生沒聽懂,哪個學生不會,這樣身為老師就應該主動的停止,在課上當場解決學生的困惑,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遇到哪些不理解的知識點,應該及時做到幫助學生解答,不僅這樣,最主要的是老師要鼓勵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老師就要做一個傾聽者,傾聽學生對此知識點的理解,遇到錯誤的時候就應該引導,慢慢的培養學生自我解惑的能力。

    當然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想做好一名我理想中的‘家伙’,還差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老師要具備三個要素:善良,耐心,與責任。先不談老師,我覺得最起碼作為一個人,你最基本要有的就是善良。善良是決定一個人的人性與level的重要參數,大家看看善良的反義詞:凶狠、陰險、歹毒、凶橫、狠毒、凶殘、丑惡、殘暴、邪惡、刁惡、惡毒、凶惡。你覺得如果身為一個老師如果擁有這些反義詞中任意一個標簽,他能做好么?其次,老師要擁有耐心。學生很多,每個學生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是從事IT培訓的講師,有的時候有些學生對簡單的變量都需要理解半天,這就好比小學生對3+5=8不理解一樣,那么你要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我估計老師的道路你也不會走的太遠。最后,你要擁有責任心。這個我覺得需要你的認知與格局來決定的。好多講師或者老師都把講課當做一個工作,起初我也是將這個當做一個職業,但是當我了解到這個學生是家里可能不吃不喝用一年地里的收成才來的時候,當我知道這個學生是辭職之后頂着媳婦兒懷孕的壓力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來的時候,當我知道這個學生有身體上的殘疾,但不甘心命運的安排,要決定找一份體面並且高薪的工作為了以后可以贍養父母的目的來的時候,我的肩上真的是沉甸甸的,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教好他們,我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我最終一定要讓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我想,這,就是一種責任。

    那個“家伙”,在我心中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我現在正在努力的向着那個“家伙”去奮斗,就像是我之前跟之前學生說的一句話,我現在稱不上我心中的老師,最起碼在我的標准上還不太夠格,還需要長時間的去沉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