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掛載 NTFS分區


CentOS上默認是不支持掛載NTFS格式的分區的,需要安裝ntfs-3g這個程序就可以對ntfs分區進行讀寫了。
安裝ntfs-3g
一、判斷ntfs-3g是否已安裝
    1、rpm包安裝的,可以用rpm -qa看到,如果要查找某軟件包是否安裝,用 rpm -qa | grep “軟件或者包的名字”:
       [justypc@localhost ~]$ rpm -qa | grep ntfs-3g
       [justypc@localhost ~]$ 

    2、yum方法安裝的,可以用yum list installed查找,如果是查找指定包,命令后加 | grep “軟件名或者包名”: 
       [justypc@localhost ~]$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ntfs-3g
       [justypc@localhost ~]$ 

 

       Linux系統中不能像windows系統那樣自動識別加載新設備,需要手動識別,手動加載。Linux中一切皆文件。文件通過一個很大的文件樹來組織,文件樹的根目錄是:/,從根目開始錄逐級展開。這些文件通過若干設備鋪展開。命令mount(掛載)可以把設備里的文件樹連接到linux系統的文件樹上,也就是說通過此命令可以把新設備加載到linux系統中。同理,umount命令用於解掛設備文件樹。

 

       mount命令的標准形式如下:

       mount   -t  type   device   dir

       其中type表示要掛載設備文件系統的類型,device表示要掛載的設備,dir表示設備在系統上的掛載點。

linux常用的文件系統類型有磁盤文件系統、網絡文件系統、專有/虛擬文件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linux系統中只能在root權限用戶下掛載設備

 

       磁盤文件系統包括硬盤、U盤、磁盤陣列、CDROM、DVD等。常見文件系統有autofs、coda、Ext2、Ext3、Ext4、VFAT、ISO9660(光盤或者光盤鏡像)、UFS(Unix File System,Unix文件系統)、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FAT16、FAT32、NTFS(New TechnologyFile System)等。

 

       網絡文件系統:可以遠程訪問的文件系統,這種文件系統在服務器端仍是本地的磁盤文件系統,客戶機通過網絡遠程訪問數據。常見文件系統格式有:NFS(Network File System,網絡文件系統)、Samba(SMB/CIFS)、AFP(Apple FillingProtocol,Apple文件歸檔協議)和WebDAV等。

 

       專有/虛擬文件系統:不駐留在磁盤上的文件系統。常見格式有:TMPFS(臨時文件系統)、PROCFS(Process FileSystem,進程文件系統)和LOOPBACKFS(Loopback File System,回送文件系統)。

 

       我們一般情況下經常會把磁盤文件掛載在linux系統中。下面主要介紹如何把U盤、硬盤、光盤等掛載到linux系統中。

        1、U盤的掛載

        USB接口的U盤對於linux系統而言是當作SCSI設備對待的。首先切換到root權限用戶下。插入U盤前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系統的磁盤列表。如下圖所示,系統共有一個硬盤/dev/sda,大小64.4GB,和創建虛擬系統時分配的磁盤大小一致。Linux系統自動磁盤分為三個分區/dev/sda1、/dev/sda2、/dev/sda5。

 

 

 

         插入U盤后,再次使用“fdisk -l”命令,發現磁盤列表中多了一個硬盤/dev/sdb,容量大小2G,和插入的U盤容量大小一致。同時系統多了一個/dev/sdb1的磁盤分區。這個磁盤分區就是要掛載的U盤。


 

       新建一個目錄作為U盤的掛接點。比如說要把U盤掛載到 /mnt/usb,那么需要采用下列命令新建 /mnt/usb。

       mkdir /mnt/usb

       然后就可以采用mount命令把U盤掛載在/mnt/usb。

       mount /dev/sdb1 /mnt/usb

       輸入命令 cd /mnt/usb進入目錄/mnt/usb,然后輸入 ls命令就可以查看U盤里的內容了。

U盤使用完畢后,為了避免損壞U盤或者丟失數據,可以采用 umount命令解掛U盤,類似於windows下的彈出U盤操作。

       umount /mnt/usb

 

       2、移動硬盤的掛載

       移動硬盤的掛載其實和U盤的掛載很類似。在linux中移動硬盤同樣當作SCSI設備對待。首先切換到root權限用戶下,然后用 fdisk-l 命令查看系統硬盤及分區情況。結果如下:

 

 

       插入移動硬盤后,再次輸入 fdisk-l命令,可以看出系統中多了一個/dev/sdb的磁盤,大小為1T,同時這個磁盤分成/dev/sdb1、/dev/sdb2、/dev/sdb3、/dev/sdb4共4個分區。這和插入的移動硬盤的情況完全一致。

 

 

        我們可以把4個分區看成4個U盤。新建/mnt/hddisk1、/mnt/hddisk2、/mnt/hddisk3、/mnt/hddisk4共4個掛載點。

        mkdir /mnt/hddisk1

        mkdir /mnt/hddisk2

        mkdir /mnt/hddisk3

        mkdir /mnt/hddisk4

        也可以采用簡化命令完成。

        mkdir   /mnt/hddisk1  /mnt/hddisk2   /mnt/hddisk3   /mnt/hddisk4

        然后分別采用掛載命令掛載4個分區。

        mount  /dev/sdb1   /mnt/hddisk1

        mount  /dev/sdb2   /mnt/hddisk2

        mount  /dev/sdb3   /mnt/hddisk3

        mount  /dev/sdb4   /mnt/hddisk4

       掛載完成之后,就可以進入到/mnt/hddisk1、/mnt/hddisk2、/mnt/hddisk3、/mnt/hddisk4中查看硬盤各分區里的內容了。

       同樣如果硬盤不使用了,需要采用umount命令進行解掛。

 

       3、光盤掛載

 

       光盤在linux系統中對應文件/dev/cdrom。掛載之前,首先切換到root權限用戶,然后創建掛載點/mnt/cdrom。

       su root

       mkdir /mnt/cdrom     

       然后采用mount命令掛載光盤。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掛載成功之后,將會顯示“mount:塊設備 /dev/sr0寫保護,將以只讀方式掛載”。

       然后切換到/mnt/cdrom目錄下,通過ls命令查看光盤里的文件了。

       同樣,使用完成之后,可以通過umount命令解掛光盤。對於本例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umount  /dev/cdrom 或者 umount /mnt/cdrom

       需要注意的是光盤是只讀文件,如果需要解壓縮光盤中的文件,不能直接在掛載點目錄進行。可以先把光盤里的文件復制到其他目錄,然后再解壓縮即可。

--------------------- 本文來自 electrocrazy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請點擊:https://blog.csdn.net/electrocrazy/article/details/61681227?utm_source=copy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