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是對於本地未加密的mongoDB服務器進行訪問,這篇整理了訪問帶用戶名密碼的數據庫。
1、基本參數,通過用戶定義的變量來寫好:
2、還是利用groovy腳本,實現訪問,注意查詢語句的寫法,使用方括號("[]"),而不是花括號("{}")。
如果是通過id查詢,用findone。
3、如果查詢結果是多條,要先存在一個字符串里,然后賦值給響應結果。
我是用笨方法把結果做成一個JsonArray的格式,方便后續的腳本解析這個結果。
解釋一下這幾句:
doc.each
{
RpData=RpData+it.toString()+","
}
def res = "["+RpData[0..-2]+']'
SampleResult.setResponseData(res)
1) doc是得到的查詢結果條目集,RpData是把查到的每個結果拼接在一起,中間用逗號隔開,但是最后多一個逗號,所以得截取掉,RpData[0..-2]就是截掉最后一位的逗號。
2) 用中括號括起來,就“人工制造”了一個JsonArray。其實,groovy有專門解析Json的API,我還要學習下用法。
3) 把res這個字符串賦值給響應,最后就能從結果樹的響應數據處,看到這個結果了。
4、現在還有一個groovy響應的中文亂碼問題,改一下Jmeter安裝目錄/bin/jmeter.properties文件即可。
#sampleresult.default.encoding=ISO-8859-1為 sampleresult.default.encoding=utf-8 (去掉#注釋),重啟JMeter即可,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