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eclipse https://pan.baidu.com/s/1R9xJjNitLvqVsSfWVY7pIg 后解壓
1、設置工作空間
Eclipse啟動完成后會彈出一個對話框,提示選擇工作空間(Workspace),如下圖所示:
工作空間用於保存Eclipse中創建的項目和相關設置。此處使用Eclipse提供的默認路徑為工作空間,當然,也可以單擊【Browse】按鈕來更改,工作空間設置完成后,單擊【OK】按鈕即可
2、進入歡迎界面
工作空間設置完成后,由於是第一次打開,會進入Eclipse的歡迎界面,如下圖所示:
上圖所示的歡迎界面中有四個功能圖標,鼠標懸浮在圖標上面即會顯示這些信息。
3、切換透視圖
所謂透視圖,就是自己將不同的view的擺放起來,例如j2ee這個透視圖,只不過是將Eclipse的wtp插件中提供的各個view進行擺放。
所以說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想要的透視圖,你完全可以自定義一個,再保存。
透視圖(Perspective)是比視圖更大的一種概念,用於定義工作台窗口中視圖的初始設置和布局,目的在於完成特定類型的任務或使用特定類型的資源。在Eclipse的開發環境中提供了幾種常用的透視圖,如Java透視圖、資源透視圖、調試透視圖、小組同步透視圖等。用戶可以通過界面右上方的透視圖按鈕 在不同的透視圖之間切換。選擇要進入的透視圖,也可以在菜單欄中選擇【Window】→【Open Perspective】→【Other】打開其他透視圖,如下圖所示:
4、java透視圖
在Eclipse歡迎界面單擊關閉歡迎界面窗口,就進入Eclipse工作台界面,Eclipse工作台主要由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透視圖四部分組成,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到,工作台界面上有包資源管理視圖、文本編輯器視圖、大綱視圖等多個模塊,這些視圖大多都是用來顯示信息的層次結構和實現代碼編輯,下面是Eclipse工作台上的幾種主要視圖的作用: Package Explorer(包資源管理器視圖):用來顯示項目文件的組成結構。 Editor(文本編輯器):用來編寫代碼的區域。 Problems(問題視圖):顯示項目中的一些警告和錯誤。 Console(控制台視圖):顯示程序運行時的輸出信息、異常和錯誤。 Outline(大綱視圖):顯示代碼中類的結構。 視圖可以有自己獨立的菜單和工具欄,它們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和其他視圖疊放在一起,並且可以通過拖動隨意改變布局的位置。 Eclipse工作台界面處於中間位置的是文本編輯器(editor),代碼編寫要在該區域中完成,文本編輯器具有代碼提示、自動補全、撤銷(undo)等功能,關於如何使用這些功能將在后面進行詳細講解。
5、創建項目
在Eclipse窗口中選擇菜單【File】→【New】→【Java Project】,或者在Package Explorer視圖中單擊鼠標右鍵,然后選擇菜單【New】→【Java Project】會出現一個【new Java Project】對話框,如右圖所示:
在上圖對話框中【Project name】文本框表示項目的名稱,這里將項目命名為chapter01,其余選項保持默認,然后單擊【Finish】按鈕完成項目的創建。這時,在Package Explorer視圖中便會出現一個名稱為【chapter01】的Java項目,如下圖所示:
6、創建項目包
在Package Explorer視圖中,鼠標右鍵單擊【chapter01】項目下的src文件夾右鍵,選擇【New】 → 【Package】,會出現一個【New Java Package】對話框,其中【Source folder】文本框表示項目所在的目錄,【Name】文本框表示包的名稱,這里將包命名為“cn.itcast.chapter01”,如下圖所示:
7、創建Java類
鼠標右鍵單擊包名,選擇【New】→【Class】會出現一個【New Java Class】對話框,如右圖所示:
選擇所屬包,並且輸入Java類名稱
在上圖對話框中【Name】文本框表示類名,這里創建一個HelloWorld類,單擊【Finish】按鈕,就完成了HelloWorld類的創建。這時,在“cn.itcast.chapter01”包下就出現了一個HelloWorld.java文件,如下圖所示:
創建好的HelloWorld.java文件會在編輯區域自動打開,如下圖所示:
8、編寫程序代碼
創建好了HelloWorld類后,接着就可以在上圖文本編輯器里完成代碼的編寫工作,在這里只寫main()方法和一條輸出語句“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如下圖所示:
9、運行程序
程序編輯完成之后,鼠標右鍵單擊Package Explorer視圖中的HelloWorld.java文件,在彈出框中選擇【Run As】→【Java Application】運行程序,如下圖所示:
也可以在選中文件后,直接單擊工具欄上的 按鈕運行程序。程序運行完畢后,會在Console視圖中看到運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在Eclipse中創建Java項目,以及在項目下編寫和運行程序的講解。
在Eclipse中還提供了顯示代碼行號的功能,使用鼠標右鍵單擊文本編輯器中左側的空白處,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Show Line Numbers】,即可顯示出行號。如下圖所示:
包的定義與使用
為了便於對硬盤上的文件進行管理,通常都會將文件分目錄進行存放。同理,在程序開發中,也需要將編寫的類在項目中分目錄存放,以便於文件管理。為此,Java引入了包(package)機制,程序可以通過聲明包的方式對Java類定義目錄。
Java中的包是專門用來存放類的,通常功能相同的類存放在相同的包中。在聲明包時,使用package語句,具體示例如下:
package cn.itcast.chapter01; // 使用package關鍵字聲明包 public class Example01{…}
需要注意的是,包的聲明只能位於Java源文件的第一行。 在實際程序開發過程中,定義的類都是含有包名的,如果沒有顯式地聲明package語句,創建的類則處於默認包下,在實際開發中,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本教材的示例代碼主要展現的是功能部分的代碼,所以在大多數示例代碼中沒有為示例指定包名,但是在提供的源碼中,都已使用包名。
在開發時,一個項目中可能會使用很多包,當一個包中的類需要調用另一個包中的類時,就需要使用import關鍵字引入需要的類。使用import可以在程序中一次導入某個指定包下的類,這樣就不必在每次用到該類時都書寫完整類名,簡化了代碼量。使用import關鍵字的具體格式如下所示:
import 包名.類名;
需要注意的是,import通常出現在package語句之后,類定義之前。如果有時候需要用到一個包中的許多類,則可以使用“import 包名.*; ”來導入該包下所有類。
在JDK中,不同功能的類都放在不同的包中,其中Java的核心類主要放在java包及其子包下,Java擴展的大部分類都放在javax包及其子包下。為了便於后面的學習,接下來簡單介紹Java語言中的常用包。
- java.util:包含Java中大量工具類、集合類等,例如Arrays、List、Set等。
- java.net:包含Java網絡編程相關的類和接口。
- java.io:包含了Java輸入、輸出有關的類和接口。
- java.awt:包含用於構建圖形界面(GUI)的相關類和接口。
除了上面提到的常用包,JDK中還有很多其它的包,比如數據庫編程的java.sql包,編寫GUI的javax.swing包等等,JDK中所有包中的類構成了Java類庫。在以后的章節中,這些包中的類和接口將逐漸介紹,這里只需要有個大致印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