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willsonli/p/6555179.html,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 插件介紹:
ctags是vim中的一款插件,它可以使用戶在存在調用關系的函數間來回跳轉,多用於查看源代碼中的函數、變量或者宏。
2. 插件安裝:
1、從 http://ctags.sourceforge.net/ 處下載ctags壓縮包;
2、將壓縮包解壓至用戶目錄的某文件夾下(比如我將其放在了/home/willson/code中,code是我各種工程代碼的存放位置);
3、進入解壓文件,進行三板斧操作:./configure、make、sudo make install。
3. 插件配置:
在你各種工程代碼所在的父目錄下(我的是:/home/willson/code)輸入命令: sudo ctags -R :
回車后,會發現在這個父目錄下多了tags文件:
注意:這個tags文件是相對於此父目錄下所有工程的,如果有某個工程改名或者有新的工程引入,需將原tags刪掉,然后按此法再重新生成一個tags文件。
此時,有兩種使用ctags插件的方法:
第一種,精確設置法。
用vim打開某個工程文件(比如/home/willson/code/tt.c),在命令行模式設置tags源:
即: set tags=/home/willson/code/tags
然后,把光標移至文件中的調用函數處,按下"Ctrl+]"就可以自動跳轉到調用函數了,再按"Ctrl+t"又跳了回來。
第二種,通用設置法。
在用戶目錄下打開.vimrc文件,如果沒有就自己建立一個,位置是/home/willson/.vimrc,在其內寫兩行:
set tags=tags;
set autochdir
保存退出。然后在/home/willson/code下的所有工程代碼的調用函數間都可以來回跳轉了。
另外,在編輯.vimrc文件時可能會發現系統自動生成了.vimrc~文件,其實名稱以波浪線結尾的文件是對原文件的備份,相當於windows下的"原名_b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