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區塊鏈基礎部分的最后一篇,在今天的內容里,我會介紹一些主流、熱門的區塊鏈項目,同時,我也會介紹一些創新型的區塊鏈項目,希望可以讓你對區塊鏈的行業有一個大體的認知。
由於區塊鏈項目數量眾多,我僅從市值前100的項目中,挑選一些我比較熟悉的區塊鏈項目進行講解。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幣種市值排名的波動幅度也比較大,例如,在2017年8月以前,比特現金項目還沒有上線,如今已經是常霸市值Top5的區塊鏈項目之一。
現在,常霸Top3的區塊鏈項目分別是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那么,這些幣種到底是做什么的呢?為什么市值會經常波動呢?聯盟鏈項目為什么沒有出現在這里呢?今天,我就一一為你介紹這些問題。
主流區塊鏈項目
1.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項目已經為大家所熟知,所以在這里,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參數,不再過多介紹。總體來看,比特幣的市值和交易量遠遠超過其他區塊鏈項目。
比特幣的發布時間為2009年1月9號,預計它的挖礦可以一直持續到2140年,發行總量收斂到2100萬。比特幣的出塊時間是10分鍾,出塊時間是指全網平均產生一個區塊的時間間隔。
比特幣是所有數字資產的始祖,這帶來的效果就是:比特幣的公眾認可度非常高,縱然面臨着礦池中心化 (關於礦池中心化的問題會在后面的“深入區塊鏈技術”部分內講解)的問題,但是公眾依然非常信任比特幣這種資產。
比特幣曾經面臨過區塊容量不足的問題,但隨着隔離見證(關於隔離見證的問題,也會在后面“深入區塊鏈技術”的部分進行講解)的生效,網絡擁堵的問題緩解了很多。具體細節我們留到“比特幣專題”中再做詳細敘述。
2.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個區塊鏈應用平台,它的極大創新在於它提供了智能合約這種可以自定義業務邏輯的工具,智能合約是一種可編程的合約,合約是由用戶編寫並且部署到區塊鏈上的。
以太坊的優勢是為全世界的開發者們提供了一種開發工具,這種工具讓所有人都能釋放出巨大的創造力,所以基本上可以看成:只要是有一定技術基礎的開發者,通過智能合約可以隨時為以太坊貢獻內容。
這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開發者使用智能合約的時候,發現的問題提交給以太坊開發者社區,社區改進智能合約的缺陷,新的開發者基於智能合約開發多樣性的工具包,這種核心開發者與社區互動的良性循環是以太坊生態最重要的一部分。
以太坊的口號是“世界計算機”,從這句口號里,可見它野心的大小。
在2016年的時候,以太坊的市值大約是比特幣的十分之一,在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四分之一。
以太坊在2014年開始眾籌,2015年3月份正式運行,它采取的共識機制是PoW,但根據核心團隊公布的方案,后期會逐漸遷移到PoS共識算法。以太坊的總發行量是:6000萬+1872萬/年,目前的區塊時間是12秒。
同時我們從以太坊社區可以看到,以太坊絕大部分開發流程和智能合約都已經形成行業標准,比如常見的ERC20代幣標准,ERC725身份標准。
而ERC20代幣標准,則為智能合約指明了主要的業務方向:數字資產,有的叫智能資產,它們的含義差不多。以太坊2017價格大幅上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ERC20代幣成為事實意義上的區塊鏈標准資產。
3.瑞波幣
瑞波幣(Ripple)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區塊鏈項目,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它更像是一種支付結算協議,瑞波幣不需要挖礦,它是通過一種叫“Open Coin”的算法,提供瑞波協議共識來達到記賬的目的。
瑞波幣旨在為全球跨境機構提供了高效率的支付過程,提供較好的全球支付體驗。因為涉及了機構之間的資產轉移,瑞波幣被設計成需要准入許可才能進入瑞波的支付網絡,這一點有些像我們所說的聯盟鏈。
瑞波團隊掌握了一半以上的瑞波幣,所以瑞波幣面臨的幣價被操縱的問題很嚴重。如果你是一個技術極客,那么你可以略過該項目。如果你想創建一個有關支付結算的區塊鏈項目,那么一定要研究瑞波幣。
4.萊特幣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比特幣的Logo顏色為金色,而萊特幣的Logo的顏色為銀色。一金一銀,相信你應該明白萊特幣的定位了。
萊特幣在技術上僅僅把比特幣的挖礦算法修改成了Scrypt算法,Scrypt算法是一個可參數化、可配置的挖礦算法,不過它依然沒有防住專業礦機的出現。它的其他核心代碼幾乎與比特幣保持一致。
萊特幣的崛起得益於良好的市場運作,從提供的功能來看,萊特幣與比特幣沒有區別。那么說,為什么還要有萊特幣呢?
是這樣的,比特幣擴容之爭的核心焦點在是否使用“隔離見證”的方法,我們其實知道,“隔離見證”雖然在比特幣社區提出,但是第一個應用的地方是萊特幣,相信你能看出這里的邏輯,即:萊特幣作為比特幣的先行者,它會替代比特幣做一些具有實驗性質的試運行。
5.比特現金
目前比特現金市值排名基本在Top5左右,與比特幣相比,比特現金僅僅是從區塊容量上高於比特幣,其他技術上的區別並不是很大。
比特現金的誕生要從比特幣擴容之爭開始談起,由於比特幣的區塊容量是1MB,隨着用戶增多,交易愈發擁堵。
所以圍繞着提升網絡容量,社區內部發生了分歧,“支持隔離見證”與”支持直接擴大區塊尺寸”分成了兩派,這就是著名的擴容之爭。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們支持前者,礦工們支持后者,由於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掌握了代碼的控制權,但是礦工掌握了記賬權,所以兩權發生了分離,礦工索性一拍大腿,你不改代碼,我花錢找人改,這就產生了比特現金。
比特現金作為社區共識分裂的產物,體現了區塊鏈開放共識的特點,你不支持我,我分分鍾就可以獨立出來。
6.Tether
Tether也是一個特殊的區塊鏈項目,它為所有區塊鏈資產提供了法幣(主要是美元)兌換網關。
Tether又稱USDT,言外之意就是和美元一對一錨定,用戶存入多少美元,就會產生多少USDT進入虛擬資產網絡。USDT可以直接在虛擬貨幣交易所與比特幣等其他區塊鏈資產進行交易。
Tether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流通,是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重要的交易入口。另外,Tether可能存在被凍結和沒收的風險。
7.匿名性區塊鏈項目
匿名性區塊鏈項目是指:使用交易匿名技術,讓公開可查詢的交易內容變成私密的匿名性區塊鏈項目。市值比較不錯的有門羅幣、達世幣、Zcash三種,它們分別使用了不同類型的匿名技術,為區塊鏈技術的匿名特性發展做出了貢獻。
從需求上來看,這三種都是為了解決其他所有數字貨幣無法匿名的問題,因為從技術上看,比特幣也好,以太坊也好,交易是可以被追蹤的。
所以以上三種區塊鏈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匿名,按照匿名程度分別是:達世幣<門羅幣<Zcash。從市場認可度來看,門羅幣的匿名性最為人們所認可。
國內的公有區塊鏈項目
中國的公鏈項目不多,分別有NEO、量子鏈、元界、公信寶、比原鏈。
目前市值最高的是NEO,NEO的前身是小蟻,在經歷了2017年初的市值低谷之后,NEO通過品牌重塑以及市場推廣,目前已經穩居市值Top10。
NEO主打的也是智能合約,不過相比以太坊,NEO更有方向性,旨在通過智能合約塑造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智能經濟。NEO的創始人達鴻飛,也是一個非常Nice的大叔。
量子鏈是也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區塊鏈項目,它的市值穩居Top20,與NEO不同的是,量子鏈完全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約,也就是說能在以太坊上運行的智能合約也能在量子鏈上運行。
量子鏈的創始人是戴旭光,人稱帥初,是一個不到30歲就登上福布斯的技術極客。
元界在2017年初上線造成了一波市場轟動,元界是當時唯一一家既能提供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服務,又能提供公鏈技術服務的技術團隊,2017上半年整個市場非常看好。
隨即創始人初夏虎基於元界發了兩個代幣,由於這兩個代幣的運作沒有跟上,導致市場惡評不斷,再經過9.4的一刀切式監管,元界項目墜入低谷。
公信寶是比特股社區的開發者,將比特股的底層技術石墨烯技術改造成屬於自己的公鏈項目,公信寶團隊是一個靠譜的團隊,市場價值也十分不錯。
比原鏈是巴比特社區創始人長鋏發起的,比原鏈目前負責人是段新星,比原鏈也是一個致力於打造資產數字化,提供資產流通的一個公鏈平台。
總結
總結一下,今天我帶你過了一遍區塊鏈的主流項目,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比特現金、Tether、匿名性區塊鏈項目以及國內的公有區塊鏈項目。大部分市值較高的項目還都屬於數字貨幣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