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太坊智能合約(二):認識去中心化,了解比特幣工作原理


上一節介紹了區塊鏈的基本原理,本文我們將繼續深入認識區塊鏈,接着進入正題,重點講解以太坊和它的運作過程。

3.比特幣網絡: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我們先了解一下中心化網絡,我們現在瀏覽的幾乎所有網絡,都是中心化的網絡,也就是所有的操作,都由中心服務器完成的。

服務器也就是一台配置很高的電腦,也是一台設備,和我們的電腦、手機等等設備處在同一個廣域網中。

例如我們的支付寶,我們往支付寶內轉賬,客戶端向支付寶中心服務器請求數據,說“我要存多少錢,這是我的報賬單”,上傳往你的賬戶存錢的操作,中心服務器收到請求后就會操作,把你的余額累加,並且返回你的最新余額。你想查詢你的余額,也要向中心服務器進行請求,說“我想查詢我的余額”,中心服務器查詢數據庫,返回你的余額。

 

但是中心服務器都是中心化的(Centralization),現在的銀行系統也是依靠中心服務器的,結構一樣。我們的銀行卡里的余額存放在銀行里,我們的銀行卡賬單存放在銀行的中心服務器中,正是因為我們對銀行有信任,所以才能把錢交付給銀行。

但是中心化是有缺陷的,誰控制中心服務器,誰就有權利來對數據進行修改。例如說銀行的主管發現某個人的賬戶突然打進了很多錢,懷疑是詐騙分子,有可能會將他的銀行賬戶給鎖定,以防止他取出贓款。

銀行也是有交易副本的,也就是說,每個銀行分店都有你的交易記錄,你去哪一家分店都可以查詢,但是這仍然擺脫不了中心服務器。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有個人在想,為什么要中心服務器?能不能把中心服務器給去掉?於是他發明了比特幣(Bitcoin),這個是去中心化的第一個用途。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比特幣的工作原理。

剛才說到了交易副本,比特幣是一個分布式網絡,每加入到了比特幣網絡的節點,都存放有所有交易的副本。節點可以是你的電腦、手機,或者是其他設備,只要接入比特幣網絡,都存放有節點的。(圖我畫了很久,可能有漏連線的哈,將就看看吧)

 

假如你想給他人轉賬,你就得向全網廣播你要轉賬的消息,需要全網進行共識(Consensus 在下一節課會講到),才能認為你的消息是合法的,每個節點都會保存你的轉賬信息。全網沒有中心服務器,沒有人能擁有管理的權力,只要規則定好了,就只能照着規則做,沒有人可以改變他,這就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魅力。

我們再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我們電腦鍵盤的字母排列是“QWERT……”,當初電腦鍵盤在設計推廣的時候就定了這個規則,有些人可能會說我不喜歡這個規則,要改,然而自從推廣出去之后,就很難改回來了,因為現在全球的人都在使用“QWERT……”的規則,如果要改,需要對所有人進行廣播,這是不可能的了。比特幣在發行之前,就已經定好了規則,一旦發行了,沒有人可以改變那個規則的。

比特幣就是所有的節點共同遵守同一個規則。

每個節點存放的數據都是總帳本的副本,這我在上節課已經說了,現在再來回顧一下。

 

總帳本分為區塊頭和鏈,結合起來就叫做“區塊鏈”。

再次強調,每個人、每個節點都不能改變區塊鏈中的數據。

所有節點都相當於“校驗員”,它們會無時無刻檢查區塊中的交易信息是否正確,並且在檢查交易的時候,可以得到小小的獎勵,以比特幣的形式發放。也就是挖礦得到的獎勵,檢查交易的過程就是挖礦的過程,具體的挖礦流程,我在之后會細講。

比特幣的系統基本上取代了銀行,沒有人能夠破解,黑客無法入侵,無法修改賬戶余額,它一步一步發展,而是隨着用戶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后續節點(用戶)加入到了比特幣網絡中,共同完成共識的過程,而整個過程,網絡中每個節點的地位是對等的,目前已經產生了幾乎數不清的比特幣,當然不是憑空產生,是通過消耗了電力、物力來進應運算而產生的,因此具有價值,可以兌換成現有的貨幣。(這也是很多人很痛恨的一點,為什么要浪費這么多電來搞這比特幣?)

那么區塊鏈除了“發行幣”,還有別的高級用途嗎?當然有!下一節再看,請關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