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使用new和newInstance()創建對象的區別


轉載自:https://www.cnblogs.com/liuyanmin/p/5146557.html

 

在初始化一個類,生成一個實例的時候,newInstance()方法和new關鍵字除了一個是方法,一個是關鍵字外,最主要有什么區別?它們的區別在於創建對象的方式不一樣,前者是使用類加載機制,后者是創建一個新類。那么為什么會有兩種創建對象方式?這主要考慮到軟件的可伸縮、可擴展和可重用等軟件設計思想。 



    Java中工廠模式經常使用newInstance()方法來創建對象,因此從為什么要使用工廠模式上可以找到具體答案。 例如:
    class c = Class.forName(“Example”);
    factory = (ExampleInterface)c.newInstance(); 


    其中ExampleInterface是Example的接口,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String className = "Example";
    class c = Class.forName(className);
    factory = (ExampleInterface)c.newInstance();


    進一步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String className = readfromXMlConfig;//從xml 配置文件中獲得字符串
    class c = Class.forName(className);
    factory = (ExampleInterface)c.newInstance();


    上面代碼已經不存在Example的類名稱,它的優點是,無論Example類怎么變化,上述代碼不變,甚至可以更換Example的兄弟類Example2 , Example3 , Example4……,只要他們繼承ExampleInterface就可以。


    從JVM的角度看,我們使用關鍵字new創建一個類的時候,這個類可以沒有被加載。但是使用newInstance()方法的時候,就必須保證:1、這個類已經加載;2、這個類已經連接了。而完成上面兩個步驟的正是Class的靜態方法forName()所完成的,這個靜態方法調用了啟動類加載器,即加載java API的那個加載器。


    現在可以看出,newInstance()實際上是把new這個方式分解為兩步,即首先調用Class加載方法加載某個類,然后實例化。 這樣分步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在調用class的靜態加載方法forName時獲得更好的靈活性,提供給了一種降耦的手段。


    最后用最簡單的描述來區分new關鍵字和newInstance()方法的區別:
    newInstance: 弱類型。低效率。只能調用無參構造。 
    new: 強類型。相對高效。能調用任何public構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