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DS通過Legacy+MBR方式部署操作系統不難,網上文章也有很多,本文就不贅述了,主要記錄一下通過UEFI+GPT方式部署。
網上文章雖然也有介紹通過UEFI+GPT方式部署,但大多數說的比較模糊,沒有具體的操作步驟。通過Bing國際版的不斷搜索,終於找到了一篇介紹的非常詳盡的文章 Installing and Configuring 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 for PXE Booting with Windows Server 2016
雖然是英文,但作者的思路和排版都十分清晰,所以閱讀起來非常容易,就不翻譯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去看。
我的環境:AD+DHCP(2012R2)、WDS(2016),屬於DHCP和WDS服務器分開部署的情況。
說說遇到的兩個坑,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個坑:RemoteInstall文件夾中沒有 boot\x64\wdsmgfw.efi 文件
我安裝了兩遍WDS都沒有發現這個文件,后來繼續搜索,終於得知是藏在C:\Windows\System32\RemInst\boot\x64里了,把它拷貝到D:\RemoteInstall\Boot\x64就可以了。
第二個坑:Loading Files 加載 boot.sdi 和 boot.win文件速度極慢
我配置完成DHCP和WDS之后是用虛擬機測試的,發現速度極慢之后開始搜索,找到了這篇文章:boot.sdi very very slow,根據文章中的提示打開微軟文檔庫 How to Modify the BCD Store Using Bcdedit ,開始修改default.bcd文件的 TFTP Block Size 和 TFTP Window Size,但嘗試了N種組合之后沒有任何改變,Loading速度依然極慢。繼續搜索,看到一篇帖子中提到有可能是啟動文件中缺少VM虛擬機的網卡驅動導致的,於是拿來一台PC做實驗,果然速度正常了,雖然不確定究竟是不是驅動的問題,但畢竟還是為了給PC和筆記本裝機才部署的WDS,虛擬機就由它去吧。
至於TFTP Block Size 和 TFTP Window Size 應該如何組合,Intel的工程師做過實驗。
具體可以參考實驗報告UEFI PXE Boot Performance Analysis - Intel
從實驗報告的這張圖來看,似乎應該是 TFTP Window Size 越大越好(取值范圍是1-64),但還沒驗證,哪位朋友驗證過的話希望能留個言。
第三個坑:打完2019年4月的補丁后UEFI無法啟動(2019年5月補充)
近期有朋友遇到問題,按如上說明配置后仍無法通過UEFI啟動,啟動時報如下錯誤:
0xc0000001 A required device isn't connected or can't be accessed.
這個問題是打完2019年4月的補丁后出現的,具體哪個補丁沒有驗證,解決方法如下,取消勾選啟用“變量窗口擴展”復選框即可。
取消之后的影響是加載boot.wim的速度比原來慢了一些,但還可以接受,所以就沒去追究到底是哪個補丁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