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ysql集群------Docker下的Mysql主從復制


前言:

實話說,我想做的是Mysql集群架構。

我的計划是:

1.實現Docker下的Mysql主從復制

2.實現MyCat基於Mysql的讀寫分離

3.實現MyCat的分庫分表

4.實現pxc集群

5.綜合MyCat和pxc實現高可用、高並發的數據庫集群架構

當然,現在的我還是一個小菜鳥,尤其是第一次上手docker上配置Mysql的主從復制,

自己一路跳坑,終於走出了黑暗。

這里,我就帶領大家進入我的坑計划。

開始搬磚:

1.安裝docker

(1)登錄linux

(2)下載docker

命令:yum install docker

 

 

 

就這么簡單

2.安裝mysql鏡像

(1)開啟docker

 命令:service docker start

(2)拉取Mysql,注意Mysql5以后的版本才支持主從復制

我這里是去網易蜂巢取得鏡像:https://c.163yun.com/hub#/m/home/

命令:docker pull hub.c.163.com/library/mysql:latest

拉取完之后查詢鏡像

命令:docker images

3.配置主從復制

(1)創建配置文件

目錄:/usr/local/mysql/   注意:目錄你個人設定,這不過是我自己的愛好

主數據庫(master)配置文件/usr/local/mysql/master/my.cnf:

[mysqld]

log-bin=mysql-bin

server-id=1     #注意這個id>0且要唯一

從數據庫(slave)配置文件/usr/local/mysql/slave/my.cnf:

[mysqld]

log-bin=mysql-bin

server-id=2     #注意這個id>0且要唯一

注意:我是在容器外部進行的配置,喜歡進入容器內部配置的請稍等。

(2)開啟主從數據庫

開啟主數據庫:

開啟從數據庫:

查看容器狀態:

在這里,容器就正常打開了。

喜歡進入容器內部修改配置文件的注意了:

進入主數據庫命令:docker exec -it mysql /bin/bash

修改my.cnf配置文件命令:vi /etc/mysql/my.cnf

oh my 上帝!里面的vi、vim命令都不能用!!!

上天難不倒有心之人,我裝一個vim(實話說,vi是怎么裝怎么失敗,vim偶爾成功,但老子用的是集群啊,對,每一個容器都得裝一遍vim,so,我啟用外部的配置文件)

命令:apt-get update

命令:apt-get install vim

(這一次神奇的裝成功了)

照着上邊修改配置文件修改下my.cnf就可以了。

命令:vim /etc/mysql/my.cnf

配置成功的同學,保存,重啟容器,照此再配置從服務器。

(3)重中之重的主從配置環節

---------------------------------------------------------------------------------------------------------------------------------master數據庫配置-----------------------------------------------------------------------------------------------------------------------

master數據庫創建授權用戶: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username'@'ip' identified by 'password' with grant option;

flush privileges;

%是統配字符,表示所有ip都可以連接,這個ip主要是從數據庫的ip

喜歡進入容器內部進行黑窗操作的同學請不要介意,我是喜歡這樣用客戶端哈哈。

查詢用戶,host:select user,host from mysql.user;

查看master狀態:show master status;

主數據庫的配置環節到此就完成了。

---------------------------------------------------------------------------------------------------------------------------------slave數據庫配置-----------------------------------------------------------------------------------------------------------------------

停止slave:stop slave;

配置連接master數據庫: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ip’, master_user=’username’, master_password=’password’, master_log_file=’log_file_name’;

開啟slave:start slave;

查詢slave狀態:show slave status;

當你的Slave_IO_State也是這樣就完成了。

但是可惜的是,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細節,你永遠是完不成的。

注意:上面填寫的ip,一定一定是docker容器的ip,而不是虛擬機的ip。

來查看下,docker容器的ip: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