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if語句


1.條件測試

(1)概念:

每條if語句的核心都是一個值為True或False的表達式,這種表達式被稱為條件測試。Python

根據條件測試的值為True還是False來決定是否執行if語句中的代碼。如果條件測試的值為True,

Python就執行緊跟在if語句后面的代碼;如果為False,Python就忽略這些代碼。

(2)檢查是否相等:

通常情況下會用 “==”的左值和右值是否相等來判斷程序是否繼續進行,會區分大小寫

也會用“!=” 來表示不相等繼續進行,相等則忽略。

(3)檢查多個條件:

and:    要檢查是否兩個條件都為True,可使用關鍵字and將兩個條件測試合而為一;如果每個測試

都通過了,整個表達式就為True;如果至少有一個測試沒有通過,整個表達式就為False。

or:   關鍵字or也能夠讓你檢查多個條件,但只要至少有一個條件滿足,就能通過整個測試。僅當

兩個測試都沒有通過時,使用or的表達式才為False。

(4)檢查特定值是否包含在列表內:

要判斷特定的值是否已包含在列表中,可使用關鍵字in。

(5)檢查特定值是否不包含在列表內:

確定特定的值未包含在列表中很重要,可使用關鍵字not in。

(6)布爾表達式

布爾表達式的結果要么為True,要么為False。

2.if語句

(1)簡單的if語句:

if conditional_test:
  do something

在第1行中,可包含任何條件測試,而在緊跟在測試后面的縮進代碼塊中,可執行任何操作。

如果條件測試的結果為True,Python就會執行緊跟在if語句后面的代碼;否則Python將忽略這些

代碼。

(2)if-else語句

if age >= 18:
  print("You are old enough to vote!")
  print("Have you registered to vote yet?")
else:
  print("Sorry, you are too young to vote.")
  print("Please register to vote as soon as you turn 18!")

經常需要在條件測試通過了時執行一個操作,並在沒有通過時執行另一個操作;在這種情況

下,可使用Python提供的if-else語句。if-else語句塊類似於簡單的if語句,但其中的else語句

讓你能夠指定條件測試未通過時要執行的操作。

(3)if-elif-else語句

age = 12
if age < 4:
  print("Your admission cost is $0.")
elif age < 18:
  print("Your admission cost is $5.")
else:
  print("Your admission cost is $10.")

經常需要檢查超過兩個的情形,為此可使用Python提供的if-elif-else結構。Python只執行

if-elif-else結構中的一個代碼塊,它依次檢查每個條件測試,直到遇到通過了的條件測試。測

試通過后,Python將執行緊跟在它后面的代碼,並跳過余下的測試。

(4)使用多個elif語句

可根據需要使用任意數量的elif代碼塊,同時

Python並不要求if-elif結構后面必須有else代碼塊。在有些情況下,else代碼塊很有用;而

在其他一些情況下,使用一條elif語句來處理特定的情形更清晰.

小結:

如果你只想執行一個代碼塊,就使用if-elif-else結構;如果要運行多個代碼塊,就

使用一系列獨立的if語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