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層協議組成:
應用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二、應用層:定義了幾種應用進程間交互和通信的規則協議,來完成特定的網絡應用。
應用層任務:通過應用進程間的交互來完成特定的網絡應用。
應用層協議定義:定義的是應用進程間的通信和交互規則。(在應用層定義了幾種協議用於進程間的通信和交互,如域名系統DMS、支持萬維網應用的HTTP協議,支持電子郵件的SMTP協議等等。)
我們把應用層交互的數據單元成為報文。
三、運輸層:
任務:向兩台主機進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並不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網絡應用,即多種應用可以使用同一個運輸層服務)
運輸層的復用和分用功能:由於一台主機可同時運行多個線程,因此運輸層有復用和分用功能。所謂復用就是指多個應用層進程可同時使用下面運輸層的服務,分用和復用相反,是運輸層把收到的信息分別交付上面應用層中的相應進程。
運輸層主要使用以下兩種協議:TCP、UDP
TCP: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UDP:用戶數據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無連接的,盡最大努力的數據傳輸服務(不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四、網絡層:network layer:把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封裝成分組和包進行傳送;選擇合適的路由,找到目的的主機。
在發送數據時,網絡層把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和包進行傳送。在TCP/IP體系結構中,由於網絡層使用IP協議,因此分組也叫IP數據報,簡稱數據報。
網絡層的另外一個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路由,使源主機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株。能通過網絡層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機。
互聯網是由大量的異構heterogeneous網絡通過路由器router相互連接起來的。互聯網使用的網絡層協議是無連接的網際協議Intert Prococol和許多路由選擇協議,因此互聯網的網絡層也叫網際層或IP層。
五、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簡稱為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將網絡層交下來的IP數據報組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節點間的鏈路上傳送幀。每一幀包括數據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錯控制等)
兩台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總是在一段一段的鏈路上傳送的,這就需要使用專門的鏈路層的協議。
在接收數據時,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夠知道一個幀從哪個比特開始到哪個比特結束。這樣,數據鏈路層在收到一個幀后,就可以從中提出數據部分,上交給網絡層。控制信息還使接收端能夠檢測到所收到的幀中有無差錯。如果發現差錯,數據鏈路層就簡單地丟棄這個出了差錯的幀,以避免繼續在網絡中傳送下去白白網費網絡資源。如果需要改正數據再鏈路層傳輸時出現差錯(這就是說,數據鏈路層不僅要檢錯,而且還要糾錯),那么就要采用可靠性傳輸協議來糾正出現的差錯。這種方法會使鏈路層的協議復雜些。
六、物理層:單位是比特。
在物理層上所傳送的數據單位是比特。物理層physical layer的作用是實現相鄰計算機節點之間比特流的透明傳送,盡可能屏蔽掉具體傳輸介質和物理設備的差異。使其上面的數據鏈路層不必考慮網絡的具體傳輸介質是什么。“透明傳送比特流”表示經實際電路傳送后的比特流沒有發生變化,對傳送的比特流來說,這個電路好像是看不見的。
在互聯網使用的各種協議中最重要的最著名的就是TCP/IP兩個協議。現在人們經常提到的TCP/IP並不一定單指TCP和IP這兩個具體的協議,而往往表示互聯網所使用的整個TCP/IP協議族。
七、參考:
https://www.toutiao.com/a6592424245152711171/?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53503712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41686397266&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group_id=65924242451527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