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職業的思考 - 2018


2018 年 8 月 18 日,我已在公司待了 7 年。我記得剛入行時,對自己說只做技術,不要做管理;現在卻帶起了 10 人的小團隊。想想自己是怎么入的坑,以后又要怎么走下去。


入職 2 年,技術能力得到了認可,對項目方方面面又門清,已有了獨自扛起項目的實力和信心。碰上公司結構調整,部門要從北京遷移到蘇州。計划前端就留一個人,到蘇州招人重組團隊。這個機會就落到了我的頭上。那時談了女朋友【現在的老婆】,考慮蘇州安家較北京容易得多,便答應了下來。


開始技術以外的事我都認為是雜事。但就像溫水煮青蛙,團隊是慢慢做大的,所謂的雜事也是一點點增多的,起初並沒有什么感覺。隨着雜事纏身的狀態出現越來越頻繁,心里開始不爽,動起了辭職的念頭。一是剛背上房貸不適應,怕風險;二是心存僥幸,期權能值大錢,最終還是沒辭。

不換工作,那只好改變心態,換言之:找理由說服自己“所謂的雜事是有意義的”。管理能鍛煉溝通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上個培訓課,能羅列一堆這樣的好處。反思下來,我最大的受益是心態的變化,有下面幾個階段:

  1. 發現不知道,會恐慌。
    團隊成員知道的我都要知道。如果不知道,我會覺得失控、恐慌。
  2. 容忍不知道。
    不再恐慌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想學什么,有點看不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3. 對不知道的產生興趣。
    對自己不知道的不排斥,喜歡聽人分享。
  4. 對知道的,不同思路感興趣。
    能放下自己想法,順着別人的思路想,發現其中的美。

有點“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味道了:D

總的來說,做管理的好處,有個通病,就是沒有及時反饋。解決一個技術難題,掌握一個框架……這些效果立刻可以看到。你說溝通能力增強了,這得多久能感受到啊。


做管理,我經歷了,也受益了。但等財富有了些積累,我想我還是會脫離管理,專心研究技術,做自己喜歡的事。

原因有二:

  1. 個人興趣、性格。
  2. 不看好未來。

因為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不願意花太多心思在管理上,所以我走管理的路,天花板很低,感覺已經到頭了。技術方向目前的打算是:函數式思想和概率統計思想,為下一步向機器學習挺進。技術之外,練演講,多在團隊做分享。一是可以鍛煉思維,像黃執中說的“腦子想的通,說話才能說通”;二是方便以后把畢生所學傳給兒子: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