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服務器 U盤安裝(避免U盤啟動)以及拔除U盤后無法引導系統


一.U盤制作

首先下載兩個文件:

·         rhel-server-6.3-i386-boot.iso    啟動鏡像

·         rhel-server-6.3-i386-dvd.iso     系統鏡像

方法一步驟:

1.    用UltraISO打開rhel-server-6.3-i386-boot.iso,點擊菜單:啟動光盤-》寫入硬盤映像-》寫入方式注意是:USB-HDD+,點擊寫入。

2.    然后把rhel-server-6.3-i386-dvd.iso文件拷貝在U盤的根目錄下。

3.    重命名isolinux/isolinux.cfg為syslinux.cfg(注意:把原有的syslinux.cfg文件刪除或改個名),並用“#”注釋掉第一行default vesamenu.c32,然后插入一行:default linux timeout 600 label linux kernel vmlim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演示的是32位redhat6.3,64位的同理,其他版本同理。 

方法二步驟:

U盤刻錄步驟:

1:下載安裝完UltraISO之后雙擊打開,選擇”繼續使用“

2:選擇rhel-server-6.4-x86_64-boot.iso ”寫入硬盤鏡像“到U盤

3:將rhel-server-6.4-x86_64-dvd.iso 鏡像中isolinux目錄下的initrd.img、vmlinuz"提取"到U盤的根目錄下

4:將rhel-server-6.4-x86_64-dvd.iso 鏡像中images目錄下的efidisk.img、install.img"提取"到U盤的images目錄下

5:復制rhel-server-6.4-x86_64-dvd.iso到U盤根目錄下

這里U盤已經准備完成。

二.U盤安裝

 

啟動服務器進入BIOS中,選擇U盤啟動

 

注意:我的服務器是按”Delete“鍵進入BIOS模式,然后在Boot中選擇我的U盤啟動時,直接按”Enter“鍵。這和一般的服務器大不一樣。如果我按”F10“保存之后不會進入U盤啟動模式。

 

一般的服務器是:按”F12“或者”F11“或者”Tab“鍵進入BIOS,然后再Boot中選擇U盤啟動之后,按”F10“保存。然后進入U盤啟動模式

 

 

1.安裝引導界面

RHEL 6.3,RHEL 6.3安裝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裝一個新系統或升級系統(默認選項),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使用最基本的顯卡驅動來安裝操作系統,分辨率會較低(在Vmware上選擇此項安裝,在后續安裝過程中會看不到next)

Rescue installed system:救援模式。一般無法正常進入系統的,可在救援模式上進行診斷恢復。

Boot from local drive:硬盤啟動。讀取硬盤的MBR進行相應系統的引導,相當於不進行后續的安裝過程,直接進入原系統。

Memory test:內存檢測。

2.檢查光盤介質

檢查安裝光盤的完整性,需要檢測的按OK,不需要的可Skip掉,在這里我們選擇Skip。

RHEL 6.3,RHEL 6.3安裝

3.系統安裝開始界面

點next

RHEL 6.3,RHEL 6.3安裝

4.選擇安裝過程中的語言

即安裝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不熟悉英語的朋友在這里可以選擇“中文(簡體)”,個人建議選擇English。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技術人員,好的英語功底必不可好。

RHEL 6.3,RHEL 6.3安裝

5.選擇合適的鍵盤布局

因為大部分鍵盤都是美式鍵盤,在這里我們選擇U.S.English

RHEL 6.3,RHEL 6.3安裝

 

選擇通過何種方式安裝  

Local CD/DVD   這個不能用

Hard drive  硬盤(U盤插入到服務器中相當於服務器中的一塊硬盤了)

NFS directory  網絡共享目錄

URL  路徑

這里肯定是選擇第二個”Hard drive “

 

選擇鏡像所在的位置

前面已經提到,U盤插入到服務器中相當於服務器中的一塊硬盤,所以需要一個一個試U盤在那個分區中。 U盤對應的分區就是第一個”/dev/sda4“。選擇OK之后,就進入了第二個安裝圖形界面。現在終於進入了圖形界面安裝了。

 

6.選擇安裝過程中涉及的存儲設備

Basic Storage Devices:基本存儲設備。現在一般的筆記本,台式機都是SATA硬盤,屬於基本存儲設備。

Specialized Storage Devices:特定存儲設備。在這里指FCoE、iSCSI、zFCP等設備。

在這里我們選擇Basic Storage Devices。

RHEL 6.3,RHEL 6.3安裝

7.初始化硬盤

因安裝程序無法檢測到該設備上的分區或文件系統,詢問是否格式化。因該盤是全新的虛擬硬盤,上面沒有任何數據,我們選擇“Yes,discard any data”。真機安裝系統時沒有這一項。

RHEL 6.3,RHEL 6.3安裝

8.設置主機名

主機名默認即可,Configure Network可在啟動安裝后再設置,直接點Next。

RHEL 6.3,RHEL 6.3安裝

9.選擇時區

中國是在東八區,在這里我們選擇Asia/Shanghai.

RHEL 6.3,RHEL 6.3安裝

10.設置root密碼

root密碼至少為6位。倘若提示密碼太簡單,直接選擇Use Anyway即可

RHEL 6.3,RHEL 6.3安裝

11.選擇分區方案

Use All Space:刪除該設備上所有分區,包括其它系統的分區,類似於全部格式化。==>>如果是在一塊全新的硬盤上安裝Linux系統,可選擇這一項。

Replace Existing Linux System(s):只刪除先前linux系統的分區,不包括其它系統的分區。==>>如果先前是雙系統(Windows+Linux),需要重新裝Linux系統,可選擇這一項,類似於覆蓋。

Shrink Current System:壓縮已經存在的分區,釋放部分空間。==>>在硬盤空余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可選擇這一項。

Use Free Space:保留當前數據和分區,在空余空間上安裝系統。==>>如果是要裝Windows+Linux雙系統,在Windows系統存在的情況下,需要安裝Linux,可選擇這一項。

Create Custom Layout:自定義分區情況。==>>如果對於Linux分區比較熟悉,且需要DIY分區,建議選擇這一項。

注意:前面四種是默認安裝,今天在Vmware上實驗了一下,默認安裝會將系統分為四個區:Boot分區、LVM分區、根分區和swap分區。如果需要安裝雙系統(第一個系統為Windows),且對分區不是很熟,可選擇第四項Use Free Space默認安裝。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分區的原理,在這里我們選擇最后一項自定義安裝。

RHEL 6.3,RHEL 6.3安裝

12.手動分區

點擊Create-->>選項中包括Create Partition、Create Software RAID、Create LVM,在這里我們暫時不涉及到RAID和LVM,直接選擇Standard Partition-->>Create。

在這里稍微討論一下分區策略。

1> Linux系統一般需要三個分區:Boot分區、根分區、swap分區。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根分區,boot分區和swap分區可有可無。考慮到內存可能不足,一般保留swap分區。

2> 分區表只有64bytes,最多只能分成四個分區,其中擴展分區最多只能有一個。所以推薦的分區方法是P+P+P+E,這樣系統沒有用完的空間可在系統安裝完成后根據需要自行分配。如果分區方式是P+P+P+P,那系統多余的空間將無法利用。

3> boot分區一般分配200M,swap分區一般是內存的1.5~2倍。

在這里,我們采用的分區方法是P+P+P+E,具體見下圖:

RHEL 6.3,RHEL 6.3安裝

RHEL 6.3,RHEL 6.3安裝

RHEL 6.3,RHEL 6.3安裝

點擊Next

13.格式化警告&&是否將更改寫入磁盤

點擊Format-->>點擊Write changes to disk

RHEL 6.3,RHEL 6.3安裝

14.安裝boot loader

切記:如果系統盤識別為/dev/sdb或者/dev/sdc,則選擇對應的分區/dev/sdb或者/dev/sdc。

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將boot引導安裝到磁盤/dev/sda前512bytes。

Boot loader operating system list:boot引導的系統名單。如果是雙系統,在這里還會有Window的列表。Default即指定默認的啟動系統。

注意:當初我安裝雙系統時,Windows下有5個盤:C、D、E、F、G,我是直接把筆記本D盤的空間釋放出來,大概100G。這樣,在手動分區時,sda1,sda4,sda5,sda6、sda7存在。由於Oracle對RHEL系統版本有要求,重裝過多次系統。出現以下情況:

1> 因為已經有1個主分區sda1和一個擴展分區sda4存在(注意:sda5,sda6,sda7是sda4這個擴展分區的衍生分區),因此在此只能新建兩個主分區,sda2和sda3.第一次我分別將兩個分區建為boot分區和根分區,這樣在安裝boot loader這一步時顯示: 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可以直接安裝到硬盤MBR上。

2> 第二次將sda2和sda3分別建為根分區和swap分區,結果在安裝boot loader這一步時顯示: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2,即使點開Change device,也沒有/dev/sda這一項,這意味着boot loader 不能安裝在MBR上,這就意味着按照默認的MBR,linux將無法引導。最后,還是在Rescue Installed System,即救援模式下,將grub文件安裝到/dev/sda下:grub-install /dev/sda;

RHEL 6.3,RHEL 6.3安裝

15.選擇需要安裝的服務類型

Basic Server:基本服務器

Database Server:數據庫服務器

Web Server:網頁服務器

Identity Management Server:身份管理服務器

Virtualization Host:虛擬主機

Desktop:桌面工作環境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station:軟件管理工作站

Minimal:最精簡的默認安裝

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桌面工作環境和中文支持,在這里,我們需要自定義安裝包,選擇Customize now。

RHEL 6.3,RHEL 6.3安裝

16.選擇安裝包

建議:Desktops里面的包全選,Languages選擇Chinese Support。

RHEL 6.3,RHEL 6.3安裝

17.開始安裝

RHEL 6.3,RHEL 6.3安裝

18.安裝完畢

切記:安裝完畢別拔出U盤,等重啟之后再拔出U盤。

Reboot重啟。

RHEL 6.3,RHEL 6.3安裝

19.開機啟動后,會進入Welcome界面,接下來需要確認版權信息,建立軟件更新,創建普通用戶,配置系統時間,kdump,直接依次點Forward,直到Finish結束。

RHEL 6.3,RHEL 6.3安裝

 

 

三.拔除U盤后無法引導系統

問題描述:

     客戶技術人員使用U盤安裝LINUX操作系統,排除U盤后,無法正常引導系統,必須插入U盤才可以進入系統。

原因分析:

     GRUB全.稱為.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是Linux操.作系統主流的啟動引導管理器。主要作用是啟動和裝載Linux操作系統。系統啟動過程中一旦完成了BIOS自檢,GRUB會被立刻裝載。在GRUB里面包含了可以載入操作系統的代碼以及將操作系統引導權傳遞給其他啟動引導管理器的代碼。GRUB可以允許用戶選擇使用不同的kernel啟動系統,或者在啟動系統的過程中設置不同的啟動參數。

    客戶在安裝LINUX操作系統過程中,使用的是U盤方式安裝,引導的grub信息被默認安裝到了U盤的MBR中,拔除U盤后啟動過程無法讀取相應的啟動管理器的代碼信息,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解決方法:

    重新安裝系統的grub信息到本地硬盤MBR,並修改/boot/grub/grub.conf文件。操作步驟如下:

    1、插入安裝系統時使用的U盤,正常引導LINUX系統。

    2、在終端下進行操作:

     [root@localhost ~]grub

     Grub>root(hd0,0)           ##  (hd0,0)表示安裝到系統識別的第一塊硬盤中的第一個分區,注意有空格,第一個0 表示第一塊硬盤,第二個0表示第一個分區

     Grub>setup(hd0)

     Grub>quit

     或使用Grub-install命令:

     系統中包含有獨立的/boot分區時,使用     

     [root@localhost ~]grub-install /dev/sda(如果是SCSI或SAS硬盤,設備名稱可能不同,請使用fdisk -l命令進行查詢。)

     如果只有/,沒有單獨建立/boot分區,使用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boot/dev/sda

    3、完成grub信息安裝后,還需要修改/boot/grub/grub.conf,將所有(hd1,0) 改寫成 (hd0,0) 。如果不對此文件進行修改,系統啟動到菜單項時,會出現找不到目標分區的故障,可在此時按e鍵進行臨時修改,正常進入系統后再編輯此文件。

  1. 5:選擇通過何種方式安裝  

    Local CD/DVD   這個不能用

    Hard drive  硬盤(U盤插入到服務器中相當於服務器中的一塊硬盤了)

    NFS directory  網絡共享目錄

    URL  路徑

    這里肯定是選擇第二個”Hard drive “

    U盤安裝Linux詳細步驟
  2.  

    6:選擇鏡像所在的位置

    前面已經提到,U盤插入到服務器中相當於服務器中的一塊硬盤,所以需要一個一個試U盤在那個分區中。我這里最后試着發現 U盤對應的分區就是第一個”/dev/sda4“。選擇OK之后,就進入了第二個安裝圖形界面。現在終於進入了圖形界面安裝了。

    U盤安裝Linux詳細步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