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環境風險管理決策支持平台研發隨筆(1)


寫在前邊

  • 所謂“隨筆”,就是有別於科研成果報告和正式報告的體例。對於不善於動筆寫文的我,也許隨筆更自由、更無拘束。一些事情思考多了,而沒有及時記錄下來,夠可惜的,不斷的耽擱時間和機會,實屬罪過啊。所以,下決心把自己工作和學習中的體會慢慢記錄下來,哪怕對團隊隊友和朋友能有些許的幫助,也可慰籍自我了。
  • 東江系統平台,源於水專項任務,但我們是按照高於水專項研發的。最初設計時,僅僅考慮了水專項任務書中約定的“風險預警”“風險研判”“風險預測”和“風險控制方案優化”等圍繞如何降低流域供水風險,保障水源安全的基本功能,后來隨着我們對流域水環境管理認識不斷提高,以及國家對流域管理的高度重視,在研發系統平台時增加了流域常規管理所需的功能,如水環境形勢研判分析、達標情況分析、達標措施管理等日常管理模塊。因此,東江系統逐漸形成了集數據管理、常規水環境管理和水質水生態風險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性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系統。我們期待着,國內外同行不斷深入研究和研發出適合不同流域特征的水環境管理工具,使流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斷得以提升。
  • “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同樣,對於東江這個系統平台也是如此。大概十幾年前,東江項目總體設計階段,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項目是為了支撐國家水源型流域如何做好水源安全保障,即“保好水”“促發展”的科技需求,要求水源水質水生態風險要做到“看得見”“料得到”“控得住”“代價小”。東江系統平台的構建,核心功能也是圍繞這幾個實際需求布局的,即:通過對主要控制斷面的水質水生態水風險的在線監控,輔以水質預警功能,實現“看住風險”;通過對大量采集數據的匯集、分析,加強趨勢分析和研判,實現“預料風險”;通過對已發生風險事故的應急處置,采用模型預測預報,尋找“控制風險”的較優路徑。
  • 截至目前,系統研發進入到收尾階段,大部分功能已基本實現,取得的成績還是顯著的。但回過來看,仍有不少問題,成效還是初步的。撰寫本文,旨在讓技術開發人員深刻理解綜合性的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系統涉及的數據需求、功能需求,以便於更好的、更精細的完善已開發系統,力爭完美無缺。
  • 本文無邏輯,觀點純屬個人,各位讀者閱讀時還請多多包涵。敬請批評指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