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代理概述
-
玩爬蟲為什么我們不能使用一個固定IP發送請求
- 你使用一個固定IP發送每秒向對方服務器發送10幾個請求,對方認為這樣操作不是人干的, 就把你IP給封了
- 服務器端的人可以根據你IP很快鎖定你, 要求你對這種竊取行為賠償.
-
代理
-
正向代理與反向代理
-
正向代理與反向代理的區別
- 反向代理:
- 服務器端知道代理的存在,反向代理是為了保護服務器或負責負載均衡
- 但是客戶端不知道代理的存在的
- 正向代理:
- 客戶端知道代理的存在,正向代理是為保護客戶端,防止追究責任.
- 但是服務端不知道真實的客戶端
- 反向代理:
2. 如何在requests模塊中使用代理
-
在requests模塊中使用代理格式(重點)
proxies = { "http":"http://ip:端口號" "https":"https://ip:端口號" } request.get(url, proxies=proxies)
-
使用需要賬號和密碼的代理
proxies = { "http":"http://username:password@ip:端口號" "https": "https://username:password@ip:端口號" } request.get(url, proxies=proxies)
-
代碼
import requests # 使用代理獲取百度首頁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3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5.0.3325.181 Safari/537.36" } # 定義代理的字典 proxies = { # "http":"http://14.118.252.64:6666" # "https":"https://114.99.30.126:18118" "http": "http://121.228.8.93:8118" } # 使用代理給服務器發送請求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baidu.com", proxies=proxies, headers=headers) # 獲取狀態 print(response.status_code) print(response.content.decode())
3. 代理IP的分類
根據代理ip的匿名程度,代理IP可以分為下面四類:
- 透明代理(Transparent Proxy):透明代理雖然可以直接“隱藏”你的IP地址,但是還是可以查到你是誰。
-
匿名代理(Anonymous Proxy):使用匿名代理,別人只能知道你用了代理,無法知道你是誰。
-
高匿代理(Elite proxy或High Anonymity Proxy):高匿代理讓別人根本無法發現你是在用代理,所以是最好的選擇。
在使用的使用,毫無疑問使用高匿代理效果最好
從請求使用的協議可以分為:
- http代理
- https代理
- socket代理等
不同分類的代理,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根據抓取網站的協議來選擇
4. 代理IP使用的注意點
-
反反爬
使用代理ip是非常必要的一種
反反爬
的方式但是即使使用了代理ip,對方服務器任然會有很多的方式來檢測我們是否是一個爬蟲,比如:
-
一段時間內,檢測IP訪問的頻率,訪問太多頻繁會屏蔽
-
檢查Cookie,User-Agent,Referer等header參數,若沒有則屏蔽
-
服務方購買所有代理提供商,加入到反爬蟲數據庫里,若檢測是代理則屏蔽
所以更好的方式在使用代理ip的時候使用隨機的方式進行選擇使用,不要每次都用一個代理ip
-
-
代理ip池的更新
購買的代理ip很多時候大部分(超過60%)可能都沒辦法使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程序去檢測哪些可用,把不能用的刪除掉。
-
小結
- 使用代理的好處:
- 讓目標服務器以為不是同一個客戶端在請求,防止因為同一個ip發送請求過多而被反爬
- 防止我們的真實地址被泄露,防止被追究,保護自己
- 如何在requests中使用代理
request.get(url, proxies=prox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