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pes/p/9462063.html
官網的定義:
Ellipsis
expand to the number of :
objects needed to make a selection tuple of the same length as x.ndim
. There may only be a single ellipsis present.
按照定義的理解,它是對 切片 [ : ] 里的 : 的拓展,但是它只能出現一個,就是說你可以,[ : , : , : ],但是[ ... , ...]就會報錯。
具體的拓展,看官方的說法也是一頭霧水,代碼還是更直觀一點:
1 x = np.random.RandomState(5).randint(200, size=[3, 4, 5]) 2 print(x.ndim, x.shape, x.size) 3 print(x)
按定義看,... 和 : 好像有點見不得人的關系,所以使用它們來進行比較:
首先是
1 print("x: \n", x[:]) 2 print('x[...]\n', x[...])
兩個結果都一樣是 就是上圖的 x
好像只是改個馬甲而已,那么
print('x[..., 1]\n', x[..., 1]) print('x[:, 1]\n', x[:, 1])
好吧,打擾了,現在看看是怎么回事。我就不解釋 :了,畢竟我們的主角是 ... 。好了,我們仔細觀察:
這個 1 好像就代表第2列(從0開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使用了 ... 之后,數字 1 不再是元素的index 了 , 而是 軸(axis)
的索引了,關於軸可以看看這我對軸的介紹:https://www.cnblogs.com/ppes/p/9461246.html 。如果你看過我的介紹,或者知道軸的作用那么,
我們可以這樣去判斷,一共有4 列(假設為 y0,y1,y2,y3),所以我們 x[... :5]就會報錯而[ ... : -5]就不會。結果正如猜想的一樣,確實報錯了,而-5也正好就是第1列(y0)的數據。
現在我們知道 ... 的作用,就是對軸進行索引,那么,怎么確定哪一條軸呢?
x[1 : ... ]
現在你們大概也懂了,數字在哪一維:x[3維][2維][1維]。
但是我們只有添加一個 ... ,1 維 怎么獲取呢,x[: , ... , 1] 、x[ 1, ...,1 ] 、x[ 1, 1, ... ]分別輸出的是什么?
自己動手吧,不然你是記不住的!!因為神童是不會看這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