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工程師能力勝任模型


勝任力模型作為QATC職稱評定標准的細化與解讀,幫助QA更好的理解各職稱級別對於工程師的能力要求。
細則中對各級別工程師,在四個維度上的要求是and的關系;每個級別的單維度下有多條能力描述,這些描述也是and的關系
從勝任力角度看,這四個維度同樣重要,理想情況下各級別工程師需要達到所在級別四個維度的所有要求;但具體在職稱評定過程中會根據工程師的技術特點和項目背景,在四個維度的要求上有所側重
高一級別(比如:T5)的職稱要求,包含所有低於此級別(比如:T3/T4)的職稱要求
文中所說的“能夠”“勝任”等字眼,是強調工程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工程師一直做這些事情; 限於篇幅,本文也不對“能夠”“勝任”等的衡量標准進行解讀,最終解讀權在QATC
Q&A:
問:該文檔有什么用處?
答:QATC將使用該文檔的標准,對QA工程師進行職稱考評;工程師也可以根據本文檔標准,定期與經理溝通自己在勝任能力方面的狀態,並結合自身職業發展規划,制定個人能力提升的KPI計划。
問:為何沒有T10+的QA標准?
答:本文檔只對T3至T9級別進行說明。T1/T2限於篇幅,不作說明;T10以上標准整個技術部統一,所以就不列出了
問:為何勝任力對QAD與QAT之間不區分?
答:職稱級別越高,區分度越小。不管是D還是T,主要是看其能力,以及對於項目貢獻度。

各級別說明
T3
勝任復雜模塊或簡單子系統的測試工作。能夠提出改進被測系統可測試性的需求,維護或新增自動化測試方案的設計、實現,或開發輔助測試工具,工作質量和效率都很高;有較強的工作協調和推進能力,工作非常主動;具有較強的缺陷分析能力和問題定位能力.
產品或測試溝通階段, 能夠理解要測試的功能或產品;主動與RD/PM詢問, 能夠澄清產品或溝通中的模糊點

測試設計階段,編寫的清晰而且結構化的測試文檔,被他人易於閱讀
測試執行階段,能夠發現測試設計漏洞,並補齊測試用例;對測試fail進行初步分析和定位,編寫清晰的bug描述
結項階段,能夠編寫清晰、有效的測試總結,並跟蹤項目安全上線或發布
能夠理解產品用戶的主要使用情景,據此設計對應的測試用例
基於對用戶和產品的理解,能夠堅持質量標准,從而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
參與產品設計或MRD評審時,主動思考產品功能的可測性和用戶易用性,能夠提出有效意見和需求
能夠根據溝通或文檔,參與制定測試計划,完成工作量評估,並得到QA組內以及對應RD/PM認同
T4
勝任簡單子系統的測試設計和執行測試。能夠具有較強的系統設計理解能力,能發現簡單子系統結構上的薄弱環節,進而制定測試策略。能夠依據需求、設計文檔進行自動化測試方案的設計、實現,並取得較好效果;在測試技術和工具等方面有一定的視野,工作質量和效率都很高。能主動思考測試方法、自動化方案等存在的缺陷,並設法改進。
產品或測試溝通階段,能夠向RD提出合理的可測性需求,使得項目測試效率或質量得到提高
測試設計階段,能夠設計或改進相關測試方案以及工具,從而能夠發現更多的bug,或提高測試覆蓋率;
測試過程中,能夠分析產品代碼,指出簡單代碼bug,或者利用代碼diff,確定測試方法和用例
測試過程中或項目總結時,能夠通過分析產品已發現的bug,找出測試中質量風險較高模塊或功能,給出測試的改進建議,彌補漏洞
根據使用反饋,能夠分析出潛在的功能或質量缺陷,提出改進意見,從而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
基於對用戶和產品的理解,能夠提供各模塊或功能的測試力度/產品質量標准的判斷建議,協助主管在項目質量與效率之間作出權衡
能夠對產品的易用性有較好的理解,並提出有效的建議
能夠分享競爭產品的知識,幫助改進項目設計和功能
對產品設計和實現有較深理解,能夠無需rd幫助定位中等難度bug,主動考慮類似問題在其它部分存在的風險
主動引入、介紹或交流新技術、工具或測試方法、流程,提高自身或團隊的技術知識和能力;並根據業務需要,推動項目組應用
能夠根據工作現狀,主動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的解決辦法,並產生實際效果
有意識使用現成(而不是重新開發)工具、解決方案(或自動化、測試技術),降低技術實施成本
能夠參與或負責跨產品線交流與合作
能夠承擔小組內公共事務或技術topic;
能夠對項目其他成員的測試給出有效的指導。
積極參與產品線內部討論(包括QA/PM/RD),並給出有價值的建議;
T5
可以勝任子系統級別的測試方案、自動化方案的設計(包括該子系統下所有模塊測試方案的設計以及整個子系統架構的測試方案的設計),工作質量很高;能夠合理引進新技術、新工具;能夠很好的指導、 評審測試工程師的測試工作。
在項目計划階段,能夠與RD/PM合作,在項目計划、優先級、功能等問題上,結合質量與效率要求,作出適當的項目策略
在項目設計與編碼階段,能夠評審RD設計實現,並提出有效建議;同時考慮可測性需求,並推動實現
在測試設計階段,能夠編寫合理的項目測試方案,指導項目測試得執行;
在測試開發階段,能夠調研、開發或應用可靠的自動化測試於項目,考慮現有方案降低技術成本,並產生較好的效率提升或質量提升效果;
在項目實施中,能夠利用代碼評審或覆蓋率分析工具,在早期發現更多代碼與設計上的bug,並評估測試風險,改進測試方法,提高產品測試覆蓋率
評審產品、設計或測試文檔,提出關鍵性建議並實現,使得產品易用性、可靠性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能夠結合使用反饋,給產品提出建議並得到實施
能夠關注產品整體質量或評測
對產品設計和實現有較深理解,能夠無需rd幫助而調試大部分bug;對bug修復給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能夠利用競爭對手信息或業界趨勢,增強所在組的產品功能或項目工作
對於組內復雜問題,能夠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點,並給出合理化的解決建議
結合PM/RD產品技術規划(項目經理級),能夠制定對應的測試技術規划,並取得成果
有意識的與周邊部門建立良好個人關系
能夠負責項目經理團隊內公共技術事務,並取得較好成果
能夠指導工程師的技術創新和測試工作
T6
具有較強的子系統級把握能力,能夠主動發現和解決測試關鍵問題。能在需求評審階段改進被測系統的可測試性。能發揮一定的技術影響力。在某種測試方法或者測試技術有着較高的技術水准。
在項目調研階段,能夠建議或評審產品技術方案,並得到項目組成員認同
在項目設計階段,能夠參與子系統級產品技術的評審,考慮可測性與用戶反饋,並推動實現,有效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與質量
在測試設計階段,幫助團隊成員評審測試用例設計,能夠優化用例設計,降低用例冗余,節省測試時間
在測試開發階段,能夠判斷並主導開發或改進測試工具或測試自動化,使之廣泛應用於經理級團隊(或更廣范圍),並產生較好的效率提升
能夠被內外部用戶或合作部門(RD/PM/FE/OP等)認同為所在產品領域的技術問題解決專家
對產品和用戶深入理解,能夠幫助判斷產品或功能發布的優先級
根據用戶反饋或調研產出,推動項目計划和方案,從而解決用戶問題
能夠分析漏測bug,確定問題根源並給出補救措施(如引入新的測試方案、技術等),降低此領域的漏測率
對產品線存在的問題(包括產品、架構設計、測試方法等),能夠給出合理化解決建議,並取得成果
能夠給出某領域(如:性能測試、安全測試、web測試等)測試方案,並得到廣泛應用
能夠負責或參與產品組(RD/PM/QA/FE/OP)的公共事務(如產品技術topic,流程,敏捷等),並取得較好成果
能夠負責經理團隊內技術工作(如:公共技術事務),並取得較好成果
T7
在某個專項領域有着一定的技術水准。能對解決測試技術難題做出較大貢獻。能夠有效落實技術創新的想法來提高測試質量和測試效率。
在產品規划或產品調研階段,能夠參與決策產品技術方案,積極提供有效建議,得到團隊認可並且實施
在產品設計階段,能夠主動與RD合作,改進子系統級產品代碼設計,大幅提高子系統產品質量
在產品測試計划階段,能夠創建產品質量體系(如:評測、流程、checklist等),幫助實現產品質量目標,並能夠被其他合作方(如:PM/RD)所認同且執行
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挖掘產品核心改進策略或缺陷,並給出可采納的解決方案
有意識的引導產品設計,使得產品的質量與效果監控取得較好成績
被認同為部門級測試領域專家(如性能、自動化、安全測試等);能夠代表部門技術水平,解決此領域復雜測試技術問題
被認同為某子系統級產品技術專家;能夠解決該子系統產品的復雜技術問題
能夠對新產品線的技術與測試方法進行規划,有效提高新產品線的測試效率和質量
在質量部分部門有較大技術影響力,能夠對各項技術事務做出決策;對於團隊的技術方向和規划,給出有效的建議並產出成果
能夠負責分部門團隊內的公共技術事務,並取得較好成果
T8
具有系統級的測試分析、測試設計、測試實現的能力。在某個專項領域有着較高的技術水准。能發揮技術影響力帶動整體技術水平提高。
在產品調研階段,能夠分析競品與市場現狀,指出可能的質量風險,給出合理化建議,並在產品線付諸實現
在產品設計階段,能夠參與系統級產品調研設計架構的評審,提早發現設計、架構上的質量風險,並推動解決
在產品規划階段,能夠總結系統產品的各種測試方法,運用各項技術手段,提高測試覆蓋率和效率,並且得到該系統產品測試團隊的廣泛應用
能夠參與部門產品技術規划,並提出有效建議且產出實際成果,給部門產品技術帶來重大價值
能夠使用多方面用戶反饋渠道,來改進研發/測試流程、改善產品質量
能夠解決嚴重的用戶問題,使得市場或PR工作得到較好效果
對於部門級(如:質量部)問題,能夠建議有效技術方案或流程,並導致最終解決
主導或推動新的架構、設計、測試方法、理念,並被部門內當作最佳實踐而廣泛應用和認同
在某項技術領域具備較高水平,對於該領域技術發展有較深刻理解
在質量部有較大影響力,能夠對各項技術事務做出決策
能夠與其它部門TC合作,推動技術部技術工作的地開展
T9
具有傑出的技術創新能力,引入新的測試技術和測試方法,並能轉化為提高測試質量和測試效率的實際經驗. 具有預估系統級測試風險的能力
在新產品規划階段,能夠提供有效反饋,幫助產品願景/目標的設定
在產品設計階段,對系統級產品設計與架構實現有全面理解,能夠提出改進意見並有實際效果,從而大幅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產品實施過程中,能夠對系統級產品的測試方法有全面把握,可以領導測試團隊,擬定對應的測試規范、流程、測試方法,以及自動化手段,有效提高測試效率與質量
能夠分析產品(或測試技術)現狀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判斷產品戰略發展方向,主導或推動技術研發,從而消除此差距
能夠作為產品質量代言人,對外有較好的用戶反饋
在某測試領域,有創新性產出,並得到廣泛引用,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對業務有較深理解,能夠幫助業務團隊做出關鍵性技術決策
能夠改進產品團隊的預算、計划、執行等流程,提高產品整體效率、質量
在質量部以外也有較大技術影響力,能夠影響其它部門的技術決策,並有較好成果
能夠負責技術部的公共事務,並有較好產出
勝任力評估工具
根據你的職稱級別,評估一下自身能力與下一個職業目標之間的差別
能力提升計划
使用評估工具結果,針對工程師不足之處,制定相應的能力提升的KPI計划
工程師與經理:
根據勝任力評估結果,經理與工程師討論出下一個半年的個人能力提升計划。
經理在新季度KPI制定時,增加工程師能力提升方面任務項,並與工程師溝通確認。
工程師在提交QATC職稱評定時,需要提交相關材料,以證明上述4維度的能力

原文轉自:<https://testerhome.com/topics/7716>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