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前期預備知識
1.1 新大陸Zigbee模塊按鍵電路圖
由上圖可知,Zigbee模塊的SW1按鈕連接在P1.2端口上,當SW1導通,P1.2電平從3.3V被拉低接地。所以P1.2輸入模式為下拉輸入.
1.2 CC2530相關寄存器
寄存器名稱 | 寄存器作用 | 寄存器描述 |
---|---|---|
P1 (0x90) | *控制端口1的高低電平 | 端口1.通用I/O。可以通過SFR位尋址 |
P1SEL (0xF4) | 端口1 8個子端口的功能選擇 | P1SEL的8個bit分別代表 => P1.7~P1.0的功能選擇. 值為 0:代表通用I/0(GPIO)功能. 值為 1 : 代表外設功能 |
P1DIR (0xFE) | 端口1 輸入輸出選擇 | P1DIR的bit定義同P1SEL; 值為 0:代表從外部輸入信號至CC2530; 值為 1:代表從CC2530輸出信號至外部 |
P1INP (0xF6) | 端口1 輸入模式選擇 | P1INP定義為P1.7~P1.2的I/O輸入模式。其中P1.0和P1.1是沒有上拉/下拉功能。 值為 0:上拉/下拉。 值為 1:三態(高電平、低電平、高阻態) |
P2INP (0xINP) | 端口2 輸入模式及其它端口選擇 | P2INP比較特殊,因為P2端口引出的引腳只有3個,所以P2INP還有其它功能。 bit 0 ~ 4 : P2.4~P2.0的輸入模式。 0 : 上拉/下拉; 1:三態 bit 5 : 設置端口0上拉/下拉選擇。對端口P0上面的所有引腳設置為上拉/下拉輸入 0 : 上拉; 1 : 下拉 bit 6 : 同bit 5功能,但是是設置端口1上所有引腳 bit 7 : 同bit5功能,但是是設置端口2上的所有引腳 |
P1IEN (0x8D) | 端口1 中斷屏蔽 | 端口P1.7~P1.0的中斷使能(也就是說中斷是否Enable*(打開)) 0 : 中斷禁用 1 : 中斷使能 |
PICTL (0x8C) | 端口中斷控制 P0ICON(bit0) | 端口0、1、2輸入模式下的中斷配置。 0 : 輸入的上升沿引起中斷 1 : 輸入的下降沿引起中斷 |
P1IFG (0x8A) | 端口0 中斷狀態標志 | 端口0,bit7 ~ 0輸入中斷狀態標志。當輸入端口中斷請求后,其相應的標志位將會被置為1. |
IEN2 (0x9A) | 中斷使能1 P0IE(bit5) | 端口1中斷使能 0 : 中斷禁止 1 : 中斷使能 |
EA | 中斷的總開關 | 只有打開該開關,中斷才能傳入51芯片 0 : 中斷禁止 1 : 中斷使能 |
1.3 CC2530中斷走向圖
如上圖所示,如果P1端口發生中斷,需要傳入51內核中,流程如下圖所示.
所以,我們對中斷進行初始化的一個流程也和上圖一樣,一層一層的將中斷使能開關打開。
1.4 使用C語言為51單片機編寫中斷程序
使用C語言為51單片機編寫中斷程序,有一個特殊的函數聲明形式。如以下代碼所示:
#pragma vector = 中斷向量地址
__interrupt void P01_ISR(void)
{
/*Do something*/
}
其中中斷向量地址,可以在ioCC2530.h頭文件中找到,可以直接使用宏定義字符替換。
/* --------------------------------------------------------------------------
* Interrupt Vectors
* --------------------------------------------------------------------------
*/
#define RFERR_VECTOR VECT( 0, 0x03 ) /* RF TX FIFO下溢和RX FIFO溢出*/
#define ADC_VECTOR VECT( 1, 0x0B ) /* ADC轉換結束*/
#define URX0_VECTOR VECT( 2, 0x13 ) /* USART0 RX完成*/
#define URX1_VECTOR VECT( 3, 0x1B ) /* USART1 RX完成*/
#define ENC_VECTOR VECT( 4, 0x23 ) /* AES加密/解密完成*/
#define ST_VECTOR VECT( 5, 0x2B ) /* 睡眠定時器比較*/
#define P2INT_VECTOR VECT( 6, 0x33 ) /* 端口2輸入*/
#define UTX0_VECTOR VECT( 7, 0x3B ) /* USART0 TX完成*/
#define DMA_VECTOR VECT( 8, 0x43 ) /* DMA傳輸完成*/
#define T1_VECTOR VECT( 9, 0x4B ) /* 定時器1(16位)捕捉/比較/溢出 */
#define T2_VECTOR VECT( 10, 0x53 ) /* 定時器2(MAC定時器)*/
#define T3_VECTOR VECT( 11, 0x5B ) /* 定時器3(8位)捕捉/比較/溢出*/
#define T4_VECTOR VECT( 12, 0x63 ) /* 定時器4(8位)捕捉/比較/溢出*/
#define P0INT_VECTOR VECT( 13, 0x6B ) /* 端口0輸入*/
#define UTX1_VECTOR VECT( 14, 0x73 ) /* USART1 TX完成*/
#define P1INT_VECTOR VECT( 15, 0x7B ) /* 端口1輸入*/
#define RF_VECTOR VECT( 16, 0x83 ) /* 射頻通用中斷*/
#define WDT_VECTOR VECT( 17, 0x8B ) /* 定時器模式下看門狗溢出*/
1.5 *函數指針
本節為選擇學習內容,是筆者在學習按鍵中斷時,思考的一個問題。想實現高級語言中事件機制,在高級語言中事件主要是靠方法指針和觀察者設計模式一並完成。方法指針就是一個指向方法的指針。而C語言中的指針一樣可以指向一個函數。如:
例1,簡單的事件實現,函數指針。
#include <ioCC2530.h>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
void (*timer_ow)(); // 定義一個返回值為void參數為空的函數指針
int (*timer_ow1)(); // 定義一個返回值為int參數為void的函數指針
int (*timer_ow2)(int); // 定義一個返回值為int參數為int的函數指針
/************************/
void timer_Overflow(void)
{
/*Do something*/
}
int timer_Overflow1(void)
{
/*Do something*/
}
int timer_Overflow2(int z)
{
/*Do something*/
}
void main(void)
{
// 將函數timer_Overflow賦值給函數指針timer_ow
timer_ow = timer_Overflow;
// 調用函數指針
(*timer_ow)();
timer_ow1 = timer_Overflow1;
int result = (*timer_ow1)();
timer_ow2 = timer_Overflow2;
result = (*timer_ow2)(result);
}
2. 程序代碼
#include <ioCC2530.h>
// 初始化通用端口
void init_gpio(void)
{
// 將p1_0,1,2設置成GPIO
P1SEL &=~ 0x07;
// 將p1_0,1設置成輸出
P1DIR |= 0x03;
// 將p1_2設置成輸入
P1DIR &=~ 0x04;
// 下拉P1全部端口,使LED全滅
P1 = 0x00;
// 設置端口1為上下拉功能
P1INP &=~ 0x04;
// 設置端口1輸入模式為上拉
P2INP &=~ 0x40;
}
// 初始化通用端口中斷
void init_gpio_interrupt(void)
{
// 將P1設置為輸入下降沿引起中斷
PICTL |= 0x02;
// 設置P1引腳2為中斷使能
P1IEN |= 0x04;
// 設置端口P1為中斷使能
IEN2 |= 0x10;
// 打開中斷總開關
EA = 1;
//清空中斷標志
P1IFG = 0;
P1IF = 0;
}
#pragma vector = P1INT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P1_ISR(void)
{
// 判斷中斷信號是否從P1.2 SW1引腳發生
if(P1IFG == 0x04)
{
// 讓LED翻轉
P1_0 = ~P1_0;
P1_1 = ~P1_1;
}
// 清空中斷標志
P1IFG = 0;
P1IF = 0;
}
void main()
{
init_gpio();
init_gpio_interrupt();
while(1){;}
}
代碼並沒有特別困難的地方,根據前面的預備知識和流程圖基本可以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