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頁面尺寸問題:設計稿使用設備寬度750px比較容易計算,750px的話1rpx=1px,這樣的話,設計圖上量出來的尺寸是多少px就是多少rpx,不用太費力換算,對開發比較友好。
2、在頁面初始化時,我們要調用接口獲取數據,這時我們要將獲取到的數據掛載在全局data下,光比如,光用 this.data = res,這樣數據肯定是掛不上的,要調用小程序的特定方法才行,如下
3、微信小程序 scroll-view在安卓手機上可能會出現滾動條的情況,可通過如下樣式解決:
::-webkit-scrollbar{ width:0; height: 0; color:transparent; }
或者
::-webkit-scrollbar{
4、關於小程序兼容性問題,要多在開發者工具中切換不同機型進行查看頁面布局問題。
5、封裝promise請求
function getRequest(url, data) { var getRequest = wxPromisify(wx.request); return getRequest({ url: url, method: 'GET', data: data, header: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
function wxPromisify(fn) { return function (obj =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obj.success = function (res) { if (isHttpSuccess(res.statusCode)) { //成功
resolve(res) } else { reject(res) } } obj.fail = function (res) { //失敗
reject(res) } fn(obj) }) } }
6、組件式寫法,之前項目的寫法是用include把其他模塊的 xml ,引到index.xml,css 也是import到 index.wxss,然后關於各個模塊的操作代碼就全部都堆積到了 index.js。其實可以在這基礎上優化,但是還是不夠優雅。
{這里順便說下 WXML提供兩種文件引用方式import和include。
import
可以在該文件中使用目標文件定義的template。
import有作用域的概念,即只會import目標文件中定義的template,而不會import目標文件import的template。
如:C import B,B import A,在C中可以使用B定義的template
,在B中可以使用A定義的template
,但是C不能使用A定義的template
。
而include,include
可以將目標文件除了<template/>的整個代碼引入,相當於是拷貝到include
位置。}
后來,決定改下,改成組件式寫法,就是頁面分成諸多帶有各自業務邏輯的子組件。
代碼結構就是 components 下 帶有多個子目錄,各個字目錄下新建Component,這是開發工具會自動創建子組件需要的文件,如
js里面就可以寫關於該組件的業務邏輯,wxss寫樣式即可,同時需要在父級的json文件中引用該子組件,如
然后在index.xml引用即可 ,如<a></a>,當父級需要給子傳數據時,可以<a data="{{父級中數據}}"></a>,子接收時可以其中properties下的data即父級傳過來的數據。
7、
App()
必須在app.js中注冊,且不能注冊多個。
不要在定義於App()
內的函數中調用getApp()
,使用this
就可以拿到app實例。
不要在onLaunch的時候調用getCurrentPage()
,此時page還沒有生成。
通過getApp()
獲取實例之后,不要私自調用生命周期函數。
8、在循環嵌套,如下:需要注意的是,每次for循環時,每個item應該是有各自的作用域一樣,並不會導致沖突。
<view wx:for="{{item.tm_hot_ad}}" wx:for-item="item" wx:key="index"> <view wx:for="{{item.tm_hot}}" wx:for-item="item" wx:key="index"> </view>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