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測試圖片上傳插件的上傳功能是否好用,最近嘗試搭建了一個接收圖片的服務器,因為圖片上傳的編碼格式是form-data,所以我選擇使用express+multer,實現過程中發現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下。
1 引入express和multer
這里沒什么好說的,安裝好包文件后,引入文件。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multer = require('multer');
2 設置圖片的存儲路徑
multer方法接受一個options對象,其中就有一項dest用來設置存儲路徑的。這里有些同學可能會遇到疑問,發現自己使用dest接收的圖片文件打不開,都是一串不知名的文件,如下圖。
如果我們在后台把接收的文件對象打印出來,會發現這是因為沒有為文件制定后綴名。
如果我們想進行更完整的定制,需要使用diskstorage方法,具體代碼如下。
var app = express(); var storge = multer.diskStorage({ destination: function (req, file, cb) { cb(null, 'uploads') }, filename: function (req, file, cb) { var fileformat = (file.originalname).split('.'); cb(null, file.fieldname+'-'+Date.now()+'.'+fileformat[fileformat.length-1]); } })
這樣我們接收到的圖片就會有后綴名了。
3 處理請求
express的路由方式很簡便,代碼如下:
app.post('/', upload.array('files',20), function (req, res, next) { console.log(req.files); res.send('img received'); })
這里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app.post方法的參數,第一個參數是客戶端請求的路徑,比如表單的action屬性是'/',那這里的第一個參數就應該設置為'/',第二個參數也要注意,array方法的第一個參數是客戶端表單的name屬性,比如表單input元素的name屬性是'files',這里就應該設置為‘files’,否則會報錯如下信息。
4 總結
multer的使用方法主要需要注意兩個地方,一是設置路徑的同時需要設置后綴名,二是處理請求的時候,需要對應字段的name屬性。下面附上完整代碼。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multer = require('multer'); var app = express(); var storge = multer.diskStorage({ destination: function (req, file, cb) { cb(null, 'uploads') }, filename: function (req, file, cb) { var fileformat = (file.originalname).split('.'); cb(null, file.fieldname+'-'+Date.now()+'.'+fileformat[fileformat.length-1]); } }) var upload = multer({storage: storge}) app.use(express.static('./static')); app.post('/', upload.array('file',20), function (req, res, next) { console.log(req.files); res.send('abc'); }) app.listen(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