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tring s = new String("xyz");創建了幾個字符串對象?的問題


引用自這位朋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6b14100100zn6r.html

 

首先讓我們了解幾個概念:

棧:由JVM分配區域,用於保存線程執行的動作和數據引用。

堆:由JVM分配的,用於存儲對象等數據的區域。

常量池constant pool :在堆中分配出來的一塊存儲區域,用於存儲顯式 的String,float或者integer.這是一個特殊的共享區域,可以在內存中共享的不經常改變的東西,都可以放在這里。

進入正題:

String a = "abc";①
String b = "abc";②

使用String a = "abc";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運行速度,因為JVM會自動根據棧中數據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有必要創建新對象。
①代碼執行后在Constant Pool中創建了一個值為abc的String對象,②執行時,因為Constant Pool中存在"abc"所以就不在創建新的String對象了。

String   c   =   new   String("xyz");①
String   d   =   new   String("xyz");②

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句代碼在內存中發生了什么,①Class被CLassLoader加載時,你的"xyz"被作為常量讀入,在constant   pool里創建了一個共享的"xyz",然后當調用到new   String("xyz")的時候,會在heap里創建這個new   String("xyz");②由於constant   pool中存在"xyz"所以不再創建"xyz",然后創建新的new   String("xyz")。
對於String c = new String("xyz");的代碼,與String a = "abc"不同的是一概在堆中創建新對象,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創建新對象,從而加重了程序的負擔。 
程序1
String   s1   =   new   String("xyz");     //創建二個對象,一個引用 
String   s2   =   new   String("xyz");     //創建一個對象,並且以后每執行一次創建一個對象,一個引用 
程序2 
String   s3   =   "xyz";     //創建一個對象,一個引用   
String   s4   =   "xyz";     //不創建對象,只是創建一個新的引用

重要的是理解constant pool與new關鍵字

當調用 intern 方法時,如果池已經包含一個等於此 String 對象的字符串(該對象由 equals(Object) 方法確定),則返回池中的字符串。否則,將此 String 對象添加到池中,並且返回此 String 對象的引用。(無論怎樣都返回池中的對象)

下面的這個例子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String的存儲和賦值原理

String str1 = new String("123");
String str2 = "123";

String str3 = str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 +","+ (str3 == str2));

       輸出 false,true
                
       String str4 = new String("234");
       String str5 = new String("234");
        
       String str6 = str4.intern();
       String str7 = str5.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4 == str5) +","+ (str6 == str7));

       輸出 false,true

你知道在java中除了8中基本類型外,其他的都是類對象以及其引用。所以 "xyz "在java中它是一個String對象.對於string類對象來說他的對象值是不能修改的,也就是具有不變性。 


看: 
String   s= "Hello "; 
s= "Java "; 
String   s1= "Hello "; 
String   s2=new   String( "Hello "); 

啊,s所引用的string對象不是被修改了嗎?之前所說的不變性,去那里了啊? 

你別着急,讓我告訴你說發生了什么事情: 
在jvm的工作過程中,會創建一片的內存空間專門存入string對象。我們把這片內存空間叫做string池。 

String   s= "Hello ";當jvm看到 "Hello ",在string池創建string對象存儲它,並將他的引用返回給s。 
s= "Java ",當jvm看到 "Java ",在string池創建新的string對象存儲它,再把新建的string對象的引用返回給s。而原先的 "Hello "仍然在string池內。沒有消失,他是不能被修改的。 

所以我們僅僅是改變了s的引用,而沒有改變他所引用的對象,因為string對象的值是不能被修改的。 

String   s1= "Hello ";jvm首先在string池內里面看找不找到字符串 "Hello ",找到,返回他的引用給s1,否則,創建新的string對象,放到string池里。這里由於s= "Hello "了,對象已經被引用,所以依據規則s和s1都是引用同一個對象。所以   s==s1將返回true。(==,對於非基本類型,是比較兩引用是否引用內存中的同一個對象) 

String   s2=String( "Hello ");jvm首先在string池內里面看找不找到字符串 "Hello ",找到,不做任何事情,否則,創建新的string對象,放到string池里面。由於遇到了new,還會在內存上(不是string池里面)創建string對象存儲 "Hello ",並將內存上的(不是string池內的)string對象返回給s2。所以s==s2將返回false,不是引用同一個對象。 

好現在我們看題目: 
String   s   =   new   String( "xyz "); 
首先在string池內找,找到?不創建string對象,否則創建,   這樣就一個string對象 
遇到new運算符號了,在內存上創建string對象,並將其返回給s,又一個對象 

所以總共是2個對象 

 

一個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ring s1=new String("test");//創建2個對象,一個Class和一個堆里面 
String s2="test";//創建1個對象,s2指向pool里面的"test"對象 
String s3="test";//創建0個對象,指向s2指想pool里面的那個對象 
String s4=s2;//創建0個對象,指向s2,s3指想pool里面的那個對象 
String s5=new String("test");//創建1個對象在堆里面,注意,與s1沒關系 

System.out.println(s2=="test");//true s2=="test"很明顯true 
System.out.println(s2==s3);//true,因為指向的都是pool里面的那個"test" 
System.out.println(s2==s4);//true,同上,那么s3和s4...:) 
System.out.println(s1==s5);//false,很明顯,false 
System.out.println(s1==s2);//false,指向的對象不一樣,下面再說 
System.out.println(s1=="test");//false,難道s1!="tset"?下面再說 

System.out.println("---------------"); 

s1=s2; 
System.out.println(s1=="test");//true,下面說 


說明:1,System.out.println(s1==s2);很明顯,s2指向的對象"test"是在pool里面,而s1指向的是堆里面的"test"對象(s1指向的內存區),所以返回false. 
2,System.out.println(s1=="test");s1指向的是堆里面的"test"對象(s1指向的內存區),而"test"是程序 剛剛建立的(其實是共用pool里面的那個已經創建了的"test"對象,也就是我們s2="test"時候,在pool里面創建的),所以s1指向的堆 里的"test"對象 
和"test"(pool里面)並不是一樣個對象,所以返回false. 
3,當我們s1=s2;的時候,很明顯,把s2的指給了s1,s1指向pool里面的"test",這個時候,s2也指向了pool里面的"test"對 象了,當System.out.println(s1=="test");時候,java虛擬機創建"test"對象,注意,其實沒創建,和前面講的一 樣,公用s1="test"創建的"test"對象(pool里面的),所以,s1=="test"(pool里面的),同 樣,s1=s2=s3=s4! 

而為什么在網上都說String s=new String("test");創建了2個對象?那可能因為它就寫這么一句代碼,誤讓人默認的認為執行代碼之前並不實例任何一個String對象過

(也許 很多人不會這么想,),跟着別人或者不經思考的就說2個,斟是說存放在棧內存中專門存放String對象引用的s變量是一個對象!實在不可原諒!

所以當有面試官問起,String   s2=new   String( "Hello "); 創建幾個對象時,正確答案應該回答,視情況而定,當常量池中沒有“Hello”對象時是創建兩個,一個存放在常量池中,另一個存放在堆(內存)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