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傳遞方式(POST & GET)會將傳遞的數據存儲到不同的位置,而針對不同的存儲位置而言后端讀取的方式也是不一而同的。
我先說明一下問題場景:我在edit.HTML 界面中用自定義的腳本配合控件使用ajax函數進行提交數據
腳本長這樣
/** * 保存 */ function saveForm() { console.log($("#fm").serialize());// 序列化 var data = { 'id' : $('input[name="id"]').val(), 'powerFreq' : $('input[name="powerFreq"]').val(), 'ratedVol' : $('input[name="ratedVol"]').val()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data));// json轉化為字符串 $.ajax({ url : '/mes/ratedVolPowerFreq/save', type : 'GET',/*POST*/ 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dataType : 'json', data : data,/*JSON.stringify(data),*/ success : function(result) { if (!result.success) { showAlertDlg('保存失敗!' + result.message); return; } layer.msg('保存成功!', { icon : 1, time : 1000 }, function() { window.location.href = '/mes/ratedVolPowerFreq/list'; }); } }); }
當我們使用GET方法進行數據提交的話
Springboot controller層接收數據部分長這樣
/** * 保存功能 * @throws IOException * @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 @RequestMapping(value = "/save") @ResponseBody public JsonResult<String> Save(@RequestParam(value = "id") Integer id1,@RequestParam(value = "powerFreq") Double powerFreq,@RequestParam(value = "ratedVol") Double ratedVol){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id1); System.out.println(powerFreq); System.out.println(ratedVol); boolean test = true; if (test) { return new JsonResult<>(false,"傻逼 Σ(☉▽☉‘a"); } System.out.println("+++++++++++++++++++++++++++++++++"); }
注意:這種ajax方法傳遞中數據部分可以使用Json數據、也可以使用序列化$("#fm").serialize()字符串 但是!!!不能是JSON.stringify(data)不然回報Invalid character found in the request target.
但是!
我們使用使用ajax-POST方法進行數據提交的時候
就會一直報錯:Required Integer parameter 'id' is not present
/** * 保存 */ function saveForm() { console.log($("#fm").serialize()); var data = { 'id' : $('input[name="id"]').val(), 'powerFreq' : $('input[name="powerFreq"]').val(), 'ratedVol' : $('input[name="ratedVol"]').val()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data)); $.ajax({ url : '/mes/ratedVolPowerFreq/save', type : 'POST', 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dataType : 'json', data : JSON.stringify(data), success : function(result) { if (!result.success) { showAlertDlg('保存失敗!' + result.message); return; } layer.msg('保存成功!', { icon : 1, time : 1000 }, function() { window.location.href = '/mes/ratedVolPowerFreq/list'; }); } }); }
SpringBoot - controller層
/** * 保存功能 * @throws IOException * @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 @RequestMapping(value = "/save") @ResponseBody public JsonResult<String> Save(@RequestBody RatedVolPowerFreq curRVPF){ Integer id = curRVPF.getId(); if (id == null) { curRVPF.setCreator(SessionUtils.getLoginUser()); curRVPF.setCreateTime(DateUtils.getCurDate()); curRVPF.setModifyTime(DateUtils.getCurDate()); ratedVolPowerFreqService.insert(curRVPF); }else { RatedVolPowerFreq temRVPF = ratedVolPowerFreqService.findById(id); temRVPF.setRatedVol(curRVPF.getRatedVol()); temRVPF.setPowerFreq(curRVPF.getPowerFreq()); temRVPF.setModifyTime(DateUtils.getCurDate()); ratedVolPowerFreqService.update(temRVPF); } return new JsonResult<>(true,"保存成功!"); }
注意:這種ajax方法傳遞中數據部分禁止使用Json數據和序列化$("#fm").serialize(),回報:Unrecognized token 'id': was expecting ('true', 'false' or 'null')(無法識別“id”)的錯誤,
只能使用JSON.stringify(data)進行傳遞數據
關於http ajax操作的兩種方法詳解
兩種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進行請求-響應的常用方法是:GET 和 POST。
- GET - 從指定的資源請求數據
- POST - 向指定的資源提交要處理的數據
GET 基本上用於從服務器獲得(取回)數據。注釋:GET 方法可能返回緩存數據。
POST 也可用於從服務器獲取數據。不過,POST 方法不會緩存數據,並且常用於連同請求一起發送數據。
Get和Post都是向服務器發送的一種請求,只是發送機制不同。
1. GET請求會將參數跟在URL后進行傳遞,而POST請求則是作為HTTP消息的實體內容發送給WEB服務器。當然在Ajax請求中,這種區別對用戶是不可見的。
2. 首先是"GET方式提交的數據最多只能是1024字節",因為GET是通過URL提交數據,那么GET可提交的數據量就跟URL的長度有直接關系了。而實際上,URL不存在參數上限的問題,HTTP協議規范沒有對URL長度進行限制。這個限制是特定的瀏覽器及服務器對它的限制。IE對URL長度的限制是2083字節(2K+35)。對於其他瀏覽器,如Netscape、FireFox等,理論上沒有長度限制,其限制取決於操作系統的支持。注意這是限制是整個URL長度,而不僅僅是你的參數值數據長度。
3. GET方式請求的數據會被瀏覽器緩存起來,因此其他人就可以從瀏覽器的歷史記錄中讀取到這些數據,例如賬號和密碼等。在某種情況下,GET方式會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而POST方式相對來說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get請求和post請求在服務器端的區別:
4. 在客戶端使用get請求時,服務器端使用Request.QueryString來獲取參數,而客戶端使用post請求時,服務器端使用Request.Form來獲取參數.
HTTP標准包含這兩種方法是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POST用於創建資源,資源的內容會被編入HTTP請示的內容中。例如,處理訂貨表單、在數據庫中加入新數據行等。
當請求無副作用時(如進行搜索),便可使用GET方法;當請求有副作用時(如添加數據行),則用POST方法。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是:GET方法可能會產生很長的URL,或許會超過某些瀏覽器與服務器對URL長度的限制。
若符合下列任一情況,則用POST方法:
* 請求的結果有持續性的副作用,例如,數據庫內添加新的數據行。
* 若使用GET方法,則表單上收集的數據可能讓URL過長。
* 要傳送的數據不是采用7位的ASCII編碼。
若符合下列任一情況,則用GET方法:
* 請求是為了查找資源,HTML表單數據僅用來幫助搜索。
* 請求結果無持續性的副作用。
* 收集的數據及HTML表單內的輸入字段名稱的總長不超過1024個字符。
對比
有關 GET 請求的其他一些注釋:
- GET 請求可被緩存
- GET 請求保留在瀏覽器歷史記錄中
- GET 請求可被收藏為書簽
- GET 請求不應在處理敏感數據時使用
- GET 請求有長度限制
- GET 請求只應當用於取回數據
有關 POST 請求的其他一些注釋:
- POST 請求不會被緩存
- POST 請求不會保留在瀏覽器歷史記錄中
- POST 不能被收藏為書簽
- POST 請求對數據長度沒有要求
下面的表格比較了兩種 HTTP 方法:GET 和 POST。
GET | POST | |
---|---|---|
后退按鈕/刷新 | 無害 | 數據會被重新提交(瀏覽器應該告知用戶數據會被重新提交)。 |
書簽 | 可收藏為書簽 | 不可收藏為書簽 |
緩存 | 能被緩存 | 不能緩存 |
編碼類型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或 multipart/form-data。為二進制數據使用多重編碼。 |
歷史 | 參數保留在瀏覽器歷史中。 | 參數不會保存在瀏覽器歷史中。 |
對數據長度的限制 | 是的。當發送數據時,GET 方法向 URL 添加數據;URL 的長度是受限制的(URL 的最大長度是 2048 個字符)。 | 無限制。 |
對數據類型的限制 | 只允許 ASCII 字符。 | 沒有限制。也允許二進制數據。 |
安全性 | 與 POST 相比,GET 的安全性較差,因為所發送的數據是 URL 的一部分。 在發送密碼或其他敏感信息時絕不要使用 GET ! |
POST 比 GET 更安全,因為參數不會被保存在瀏覽器歷史或 web 服務器日志中。 |
可見性 | 數據在 URL 中對所有人都是可見的。 | 數據不會顯示在 URL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