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3232 每次只有在上電后,再連接串口線正常——保護電阻。RS232防雷保護


轉載:http://m.newsmth.net/article/Circuit/298517?p=1

轉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19/13/57938855_771643421.shtml

 

原問題:

做了塊電路板,結果發現,要先對開發板上電, 再打開串口超級終端, 串口通信才可成功。
但是另外一塊開發板卻沒有這個問題。
這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己遇到問題:

剛焊接好的板子,發現串口有問題,結果串口每次只有在斷電上電后需要在上電后重新連接串口線

才能正常通信

原因簡述:

缺少保護電阻,

解決辦法:每次斷電時拔掉串口線

下面所提到的問題,和上面鏈接中的問題(熱插拔才可通信),其實是同一個問題,
可能的原因是
  1. 232收發器芯片產生電壓的那些小電容的數值是和數據手冊上不太一致
  2. 232收發器芯片和232插座之間缺少串聯保護電阻,或保護電阻數值太小。
  3. 原來的232收發器芯片可能部分失效了

如果1和2都已經做到了,將232收發器芯片的RXD輸入管腳和插座RXD之間的串聯保護電阻加大,比如換成1K或10K的,應該就可以了。如果還不成,就換個232芯片吧。

多說幾句原因吧(以前碰到過該問題所以就研究過):

在不通信的時候,PC串口的TXD管腳會輸出-5V左右的電壓,於是在開發板上的232收發器芯片的RXD對應的輸入管腳(R1IN或R2IN)上維持着-5V左右的電壓。當開發板斷電時,232收發器芯片的電源管腳沒有電壓,V+/V-管腳也沒有電壓,唯獨RXD輸入管腳
(R1IN或R2IN)上維持這一個-5V左右的電平,不用多說就能明白這意味着什么。假如習慣上每次給開發板斷電后卻讓串口依舊和 PC保持連接,這意味這232收發器芯片長期承受着RXD輸入管腳-5V但同時又讓電源管腳和V+/V-為零電平,特別當PC的TXD
輸出維持這超過-5V甚至超過-6V的時候,久而久之,這顆芯片就會漸漸部分失效或全部失效,於是通信就失敗了。所以換一個芯片往往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每次先打開串口程序而沒有通信的時候,-5V或以下的電壓就加在TXD管腳上了,如果此時開發板斷電但是卻接着串口,就相當於初始狀態是先讓232收發器芯片處於上述異常的工作條件,然后再給開發板上電的時候,就可能出現通信不成功的狀況。

這個時候當帶電拔插一下串口,相當於讓232收發器芯片的RXD輸入管腳去掉-5V電壓,而保持其電源管腳、V+、V-管腳的電壓,這是232芯片回復到正常的工作條件。如果232收發器芯片的失效程度還不深(不會深度“抱死”),這個時候通信就可能恢復正常。

而如果重新啟動一下串口程序,初始化過程會改變PC串口TXD的輸出電壓,讓232收發器芯片的RXD管腳有一個恢復0電平的過程,這和上面拔插串口以便在RXD管腳上臨時去掉一下-5V的電平,是一個效果。

另外,將那個RXD的串聯電阻改大,起的作用就是在232收發器芯片的電源管腳掉電的時候,從RXD輸入管腳(R1IN和R2IN)的輸入電壓被限流了,於是對芯片的損壞就不那么大,或者說進入故障異常的程度不會那么深,當開發板上電(也就是232收發器
芯片上電)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恢復正常狀態。

通過實驗的方法也可以驗證上述分析。當開發板斷電但是串口依然接着PC的時候,測量232收發器芯片對應於RXD輸出到MCU的那個管腳,會發現該管腳的電壓為顯著的-0.x伏(被MCU的管腳給限制了所以不會很低,但是往往會有個-0.3或-0.5V)。當給開發板
上電后出現了上述故障時,測量一下232收發器芯片對應RXD輸出到MCU的那個管腳的電平,你會發現該管腳一直維持為0電平,而不是期望的+3.3V/5V(取決於232收發器芯片的電源大小),這就是RXD輸出管腳好像被“抱死”了。而一旦熱插拔或重新初始
化PC的串口后,會看到那個管腳的電平就回復到+3.3/5V,可以正常通信了。

所以,兩個建議:

1. 當開發板斷電后,應該也拔掉串口線,否則232收發器芯片就可能長期處於異常的電平條件。

2. 從串口插座輸入進來的信號,到232收發器芯片管腳之間應該串聯較大的電阻,而不是類似於TXD信號那樣接個5.1或22歐的小電阻。我比較習慣於用1K或470歐。

   當然,這個串聯電阻也不能太大,也要兼顧考慮串口線上的壓降(比如線比較細或長)。

 

 

 

智能電表等系統已經廣泛地應用到工業和生活的領域。在電表中使用自動抄表技術通過通信端口 讀取數據,而且大部分情況采用遠程讀數方式。對於電表應用來說既安全又節省了時間和金錢。實現該技術的關鍵是確保通信鏈路安全可靠。由於 RS-485 標准具有長距離傳輸(1200 米以上),最大傳輸數率可以達到 10Mbps,且高信號噪聲印制。同時,RS-485 電路具有控制方便,成本低等優 點,使多點連接成為可能。因此,RS-485 成為智能電表的標准通信接口。 但 RS-485 口傳輸線通常暴露於戶外,因此極易因為雷擊等原因引入過電壓。而 RS-485 收發 器工作電壓較低(5V 左右),其本身耐壓也非常低(-7V~ 12V),一旦過壓引入,就會擊穿損壞。在有強烈的浪涌能量出現時,甚至可以看到收發器爆裂,線路板焦糊的現象。因此防雷擊保護成為 RS-485 接口設計必須要考慮的。 通常,如圖所畫,使用 PPTC 和 TVS 作為 RS-485 的防雷擊保護

 

 

當雷擊發生時,感應過電壓由 A/B 線引入,經過 PPTC,然后 GDT 作為初級共模防護,通常 GDT 可以承受 10KA(8x20us)浪涌沖擊。

 

 

 

之后殘壓已經大大降低到 1KV 以下,然后 TVS 作為二級 保護進行共模/差模保護,到收發器的電壓被鉗制在 12V 以下,同時,通過 A/B 線上的上拉電壓可 以保證 A/B 線上的電壓保持在高電平。

 

 

 

而實現對收發器的浪涌保護。通常,對於 4KV 以下過電 壓,可以省去初級保護—--GDT。單用 TVS 就能實現浪涌保護的要求。當 RS-485 總線與電力線 (例如 220VAC)搭接短路時。A/B 線上的 PPTC 可以提供短路保護。 但這種傳統方式有問題需要考慮

 

 

 

1:GDT 浪涌擊穿電壓較高,這就意味着后面的電阻值比較大。這可能會影響傳輸距離減少

 

2:TVS 的漏電流較高,以 SMBJ6.0CA 來講大致在 800uA 左右。這樣會影響點對點通訊 的可靠性

 

3:PPTC 的響應速度較慢,因此在電力塔接時,可能會造成 TVS 被交流擊穿 電表 RS-485 接口保護。

 

因此綜上所述,是否有更好的 RS-485 防雷保護方案呢? 這里,我們提出了自己的一種方案來滿足更高可靠性的要求。

 

 

 

眾所周知,TVS 是半導體保護器件,具有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的優點。但它是 Clamping 保護模式。其殘壓會比較高 而我們的 Sidactor 作為半導體器件同樣具有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的優點。但它是 Crowbar 保護模式。其導通以后保持電壓低,同時還具有抗浪涌能力強,耐搭接能力強特 點。 請看下面圖顯示的 TVS 與 Sidactor 的工作模式。

 

 

 

 

 

 

SIDACtor簡介: 雙向順態過電壓保護器。SIDACtor是一種帶負阻或正阻特性的新型浪涌吸收器,擊穿電壓為27~540V,導通電壓僅3~4V,可通過的浪涌電流為50~100A。與氣體放電管、TVS和MOV等其它類型的瞬態電壓保護器比較,SIDACtor具有導通阻抗和開通電壓低、響應速度快、電流通量大及可靠性高等特點。因此,它是一種全能的電壓保護器件。

 

 

 

SIDACtor工作原理:SIDAC是一種二端半導體器件,其內部結構與雙向晶閘管十分相似,但是沒有觸發門極,是電壓自觸發器件。SIDAC的工作狀態如同一個開關。當電壓低於斷態峰值電壓VDRM時,其漏電流IDRM極小(小於微安量級),為斷開狀態。當電壓超過其擊穿電壓VBO時,產生瞬間雪崩效應。該雪崩電流一旦超過開關電流IS,即進入雪崩倍增,器件的阻抗驟然減小,電壓降為導通電壓(V<1.5V)。此時,SIDAC進入導通狀態,允許通過大的通態電流(0.7-2安培,RMS值)。當電流降到最小維持電流IH值之下時,SIDAC恢復到其斷開狀態。

 

 

 

它又稱為半導體放電管,俗名:固體放電管 (上海雷卯),它用於通信防雷保護的不可缺少的器件。

 

 

 

1、RS232口防雷電路設計參考

 

RS232口在通信設備上作為調試用接口、板間通信接口和監控信號接口,傳輸距離不超過15米。調試用接口使用比較頻繁,經常帶電拔插,因此接口會受到過電壓、過電流的沖擊,若不進行保護,很容易將接口芯片損壞。常用防護電路如圖所示。

 

 

公司采用的RS232接口芯片的輸出電壓不超過±15V,對接口收發信號線的保護可以選用雙向瞬態抑制二極管ESDA14V2L(90pF),限流電阻選100 歐姆,但當產品目標包括北美市場時,防護器件推薦選用1.5SMC18CA,它可以滿足NEBS認證的需求。

 

用於板間通信的RS232接口電路可以不用防護電路設計,但其他場合應考慮在接口側輸入和輸出管腳上采用防護電路。

 

 

 

2、RS422 或 RS485口防雷電路設計參考

 

2.1 室外走線RS422&RS485口防雷電路

 

當信號線走線較長,可能出戶外時,端口的防護等級要求較高,此時可采用圖7-12的防護電路。

 


圖a

 


圖b

 

1)G1為三極氣體放電管3R097CXA,主要起共模保護;

 

2)R1、R2為2W/4.7歐姆電阻,阻值在不影響信號傳輸質量的情況下可以再取大一些;

 

3)整流橋四周和對地共六個二極管為快恢復二極管MURS120T3,整流橋中間為TVS管SM6T6V8A,起后級的共模和差模保護的作用。當被保護端口的信號速率不高時也可以采用圖b中的電路。

 

 

 

2.2室內走線RS422&RS485口防雷電路

 

當接口用於小於10米的框間通信時,可根據需要確定是否加防護電路,分別給出了該使用條件下端口常用的單點和多點防護電路。

 


室內走線RS422&RS485口單點防護電路

 


室內走線RS422&RS485口一點對多點防護電路

 

 

 

采用的RS422和RS485接口芯片的輸出電壓不超過±5V,對接口收發信號線的保護可以選用瞬態抑制二極管PSOT05C等,輸出端限流電阻選33歐姆(1/4W)。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