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三種彈出框(alert,confirm和prompt)用法舉例


警告(alert)

在訪問網站的時候,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咚”的一聲,一個小窗口出現在你面前,上面寫着一段警示性的文字,或是其它的提示信息。如果你不點擊確定,你就不能對網頁做任何的操作。沒錯,這個“咚”的小窗口就是alert干的。

下面的代碼是一段使用alert的實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lert("我是菜鳥我怕誰");
</script>

我的個人觀點是盡量少使用alert,它很不友好。甚至可能讓一些方可認為你的網站很危險。

確認(confirm)

確認框用於讓用戶選擇某一個問題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說!是還是不是?快回答!”

如果你想表達這樣的意思,那么confirm再合適不過了。來看下面的代碼:我們用confirm("你是菜鳥嗎?")向訪客提問,變量r則保存了訪客的回應,它只可能有兩種取值:true或false。沒錯,它是一個布爾值。confirm后面的語句則是我們對訪客回答做出的不同回應。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r=confirm("你是菜鳥嗎");
     if (r==true)
     {
     document.write("彼此彼此");
     }
     else
     {
     document.write("佩服佩服");
     }
</script>

提問(prompt)

prompt和confirm類似,不過它允許訪客隨意輸入回答。我們來修改一下之前switch的例子,我們根據分數來做出不同的評價,不過那段程序並不完整,它根本就沒問我們分數,而是假設我得了65分。這太不公平了。現在我么就可以用prompt來向訪客提問,用score存儲用戶輸入的回答,其余的事情就都由后面的switch來完成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judge() {
 var score;//分數
 var degree;//分數等級
 score = prompt("你的分數是多少?")
 if (score > 100){
 degree = '耍我?100分滿!';
 }
 else{
 switch (parseInt(score / 10)) {
 case 0: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degree = "恭喜你,又掛了!";
 break;
 case 6:
 degree = "勉強及格";
 break;
 case 7:
 degree = "湊合,湊合"
 break;
 case 8:
 degree = "8錯,8錯";
 break;
 case 9:
 case 10:
 degree = "高手高手,佩服佩服";
 }//end of switch
 }//end of else
 alert(degree);
 }
 </script>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