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ia Tech Onlin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項目經驗分享


Georgia Tech Onlin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項目經驗分享

項目關鍵詞:
工科名校,計算機碩士學位,MOOC授課,價格低廉

GaTech,喬治亞理工,美國工科名校,計算機系在US排名前列
學校介紹詳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ia_Institute_of_Technology
OMSCS項目介紹詳見 http://www.omscs.gatech.edu/
MOOC詳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項目時長:2~6年
項目花費:全部加起來7000刀左右,性價比極高,適合經濟條件不寬裕,並且不想中斷當前工作的同學
適合人群: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畢業,有一定英語水平,目前從事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崗位,對名校碩士學歷有追求,經濟條件不寬裕

對申請者的最低要求:
1、擁有4年本科計算機科學相關專業學士學位;
2、本科成績GPA在3.0/4.0以上;
3、托福成績100+ (沒有嚴格要求,最好能考到90以上)

————————個人申請經歷————————

背景:
本科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11屆,畢業后一直在大陸從事互聯網類開發工作,GPA 3.2/4.0,英語相對較好

關鍵時間點:
2013年5月份在cnBeta上看到相關新聞,加入Mailing List;
2013年9月份突然得到項目開始接受申請的消息,決定嘗試申請;
2013年9月下旬赴柬埔寨裸考TOEFL,10月4日得到成績106;
2013年10月9日寫完Statement of purpose、Background Essay;
2013年10月14日搞定三份Recommendation Letter並成功提交申請;
2013年12月,得知申請結果:申請人數爆棚,未能錄入Spring Semester;
2014年3月,申請復議,被告知發錯了錄取通知,實際上已錄取,錄入Summer Semester;
2014年4月,郵寄補充材料,完成入學注冊;
2014年9月,完成Summer2014學期課業,獲得3學分;
2014年12月,完成Fall2014學期課業,獲得6學分;
2015年5月,完成Spring2015學期課業,獲得9學分;
2015年9月,完成Summer2015學期課業,獲得3學分;
2015年12月,完成Fall2015學期課業,獲得9學分,並赴GATech校園參加畢業典禮

————————申請注意事項————————

1、GPA的計算是有很多水分的。有很多種算法,官方渠道的話,可以花一點小錢去WES網站上估算一下GPA。申請的時候填寫幾種算法算出來最高的那個。有任意一種算法到了3.0就能滿足條件了。

2、去學校打印成績單的時候,可以順便把學歷學位證明也辦了。申請時只需在網上提交本科成績單的電子文檔,而一旦申請通過就需要向GATech郵寄官方材料了。個人因為在申請通過后又回學校辦了學歷學位證明而耽誤了一周多。

3、就推薦信而言,GATech官方建議,找學校老師和單位領導比同班同學和同級同事會更有說服力。整個推薦流程是在網上完成的,在申請者提交了推薦人信息之后,系統會往推薦人郵箱里發送一個鏈接,由推薦人點開鏈接完成表格錄入。

4、建議盡早准備TOEFL考試,因為需要有這個成績才能提交申請。注冊TOEFL考試的時候建議直接填寫成績的接收學校為GATech,這樣就不會浪費一次免費寄送成績的機會。筆者沒有合理利用TOEFL的免費郵寄成績的機會,在提交了申請后又額外花了幾十刀寄送成績。

5、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多寫郵件甚至打電話詢問。這個項目的申請人數很多,很多資源都要自己主動爭取。

————————2014/10/07補充:上課感受————————

截止到2014年10月7日這天,Summer2014小學期已經結束,Fall2014也過了一半,談談我至今為止對OMSCS的感受吧。

考慮到Summer小學期時間比較短,並且需要為自己重新進入學生狀態預留一定的“緩沖期”,所以我一開始並沒有選擇workload特別重的課程。另外,由於人還在大陸,網絡環境不太適合使用ProctorU進行在線考試,所以傾向於選擇僅基於assignment進行評分的課程。綜合多方面因素,我最后選擇了課業負擔比較輕的CS6300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作為參與OMS CS的第一門課。

果真如之前上過該門課的同學們所說,SDP這門課的課業負擔比較輕,作業量並不大。Udacity上的lecture內容很豐富,老師請來了很多在軟件工程方面比較權威的人參與了錄制,並且還留了很多補充內容,供感興趣的同學查閱。課程得分是完全基於assignments+projects的。Assignments由個人完成,Projects是由自己的team共同完成的。在課程一開始,老師讓大家完成了一個表格,填寫對於分組的選擇傾向(基於編程經驗、空閑時間等)。在把team定下來之后,基本上就是要每兩周交替完成individual assignments & team projects的樣子。總體而言難度和復雜度都不大,甚至有些時候因為總體工作量太小了,老師明確要求大家合理分配工作量,免得有人比較積極,多貢獻了10分鍾,導致其他同學無事可做… 每個team project完成之后,每位組員還要填寫一個表格,評價在此project中自己及同組所有人的貢獻情況,team總得分乘一下個人貢獻度才是自己的最終得分。所有人的成績出來之后,老師將成績分布normalize了一下,根據排名百分比,最后給出了letter grading。

上完這門課,我基本摸清楚了OMS CS的學習方式:
– 在Udacity觀看lectures
– 使用Piazza與講師&同班同學互動
– 使用GATech的校園內部系統T-square查看作業、提交作業、查看作業批改情況及成績
– 使用WebEx或者Google hangout進行在線視頻答疑(每門課可能不一樣,取決於講師)
– 使用ProctorU進行在線考試(如果有的話)

在SDP的成績出來幾天之后,就到了Fall2014的選課時間。因為有了之前上課的經驗,我感覺這次可以挑戰較難的一些課程了。參考了各個專業方向的要求之后,發現CS6505 Algorithms的適用性最廣,基本每個方向都要求修這門課。雖然早有耳聞此課在undergraduate階段是最難的,但還是毅然決然的選了它。由於是大學期,不再有了只能選一門課的限制,考慮到各方面因素,選擇了課業負擔較輕、內容相對簡單、得分完全基於individual assignments的CS6250 Computer Networks——難易搭配相對靠譜一些嘛。

選完課交了學費過了一兩周就開始上課了。果不其然Algorithms很多都是講理論的,對於抽象邏輯思維的要求比較高。但個人還是感覺比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和Machine Learning都好一些(聽說AOS的第一個作業是拿C寫一個線程庫唷)。從第三周開始,發現有些lecture開始聽不懂了,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都不懂,於是果斷入手教材,並在網上找了很多資料輔助學習,終於把晦澀的內容啃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lecture的長度其實都不算長,但是消化這些知識,需要自己查閱很多其他的相關資料輔助學習,基本上需要其8倍的時間左右。更不用提assignments了,每次會留5道左右的題目,基本上每一道都要啃兩三個小時。好在講師和TA都比較認真負責,在piazza上也給了大家很多指導,所以雖然課程比較難,但還是順利地進行了下去。再過半個月就是Algorithms的mid-term了,希望自己的VPN給力一點吧,至少不要在用ProctorU的時候抽風。

至於CS6250簡直匪夷所思,開課幾天之后絲毫不見動靜,Udacity上的所有內容還都是上個學期的,t-square上沒有任何announcement,也沒有人主動邀請進入piazza。過了一周之后,講師終於出現了,說不好意思啊記錯時間了記成一周之后了,大家呵呵呵呵… 之后就是很規律的看lecture,做assignment了。這個assignment也很奇葩,一般留半個月完成一個assignment,但是老師自己給出的代碼經常有各種bug,導致很多人做的時候掉進了坑里,在piazza上提問反饋了,之后才有assignment update。連續三個assignment都是這樣的,於是我決定只在deadline的前兩三天再開始做CS6250的作業,這樣首先會確保作業本身不會有大的bug存在,遇到什么問題還能去piazza搜索。總結下來這半個學期對CS6250的感覺,就是“不靠譜”三個字了。

————————2015/12/24補充:項目總結————————

已經畢業了,只是想說,選課需慎重啊,一學期三門課真的會死人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Wesley's Studies by wesleysong.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 喵醬+南京 on 2015/06/03 at 10:36 said:

      多謝博主,我正打算上這門課程

    2. 讓我8唏噓一句 on 2015/08/17 at 15:03 said:

      Algorithms 這玩意確實不好啃。。

    3. xinxin on 2016/02/23 at 12:55 said:

      能把學過的課程和對應的學分列一下嗎?我也挺感興趣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