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中需要把項目分割成兩塊,一塊需要跑在微信中,通過微信jdk獲取用戶資料默認登錄,一部分需要給原生app做webview的內嵌頁面,當然這部分內容是不跑在微信中的。
所以我想到了把項目分成兩部分,不同的入口來控制是否獲取微信的個人信息,比如原入口main.js中調用微信接口,獲取用戶信息,並攜帶用戶信息的token標識。
而從inlay.js進入的則不調用微信接口,不獲取用戶信息。
並且npm run build后打包完后dist目錄下出現兩個入口: index.html 和 inlay.html 分別對應 main.js 和 inlay.js
在查閱了一些資料后對vue-cli生成的webpack進行了如下修改:
1.修改項目文件結構:
2. 修改 build/webpack.base.conf.js
3. 修改 build/webpack.dev.conf.js
4.修改 build/webpack.prod.conf.js
5. 修改 config/index.js
文件流大概是這樣的:
main.js ==> entry/App.vue
inlay.js ==> entry/inlay.vue
當然也可以通過路由控制走一個router-view, 總之,進了不同的入口就可以通過不同的入口進行控制,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路由,不同的axios配置進行控制,並且打包出來有不同的出口,也就是部署以后有兩個url:
www.xxx.com 和 www.xxx.com/inaly.html
可以到我github上查看demo的源碼: https://github.com/Jasonwang911/numt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