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ingCloud 從 OpenStack 到 OpenInfra 演進之路


本內容首發於 2016/06/21 北京 OpenInfra 大會上本人的演講

 

 

 

 

 

 發文章要求至少150個字,那就把最后一頁說明一下吧。

我前面介紹了我們的5大產品,包括企業的私有雲架構和實踐,包括企業數字化轉型。回到這次大會的主題,我也來談談對openinfra的一些看法。大家知道,這個會議的前身是openstack大會。為什么現在叫做openinfra大會呢?圈子里面也有很多討論,openstack 是不是不行了?kubernetes 是不是要一統企業IDC了?
我這里有個示意圖,說明了不同IT時期的一些主流產品和技術。最左邊是以PowerVM為代表的大型機和小型機虛擬化時期;下一個是x86虛擬化時期,比如vmware,kvm,xen,hypev; 下一個是基礎雲時期,比如cloudstack,openstack,ceph,OVS;再下一個是雲原生時期,包括docker,Kubernetes,openshift;最后一個是serverless 時期,比如openwhisk。
看這個圖,結合我前面提出那些問題,我大概總結為幾點:
  1. IT架構一直在變,從大型機到x86,從虛擬化到基礎雲,到雲原生,再到serverless。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2. 支撐IT架構的產品和技術也在變。虛擬化時期的各種hypervisor,基礎雲時期的各種基礎雲平台,雲原生時期的各種容器引擎和管理平台。不同的IT架構需要不同的技術和產品來支撐。
  3. 每個IT架構時期不是割裂的孤立的,不是覆蓋關系,而是共存關系。X86出來的時候,大家在討論大型機和小型機是不是要死了,其實這么多年了它們還活着,而且或者一些非常關鍵的系統里面。 Openstack一開始出來的時候,大家在討論vmware是不是要死了,但是實際上現在vmware 還活着,而且活得不錯。現在kubernetes 火了,大家又在討論openstack 是不是要死了,其實它也還沒死,而且在一段時間內它有它的地位和適用場景。所以我認為,這些技術和產品不是相克的關系,而是共生關系。
  4. 我們也要看到,一部分技術在萎縮,而一部分技術在發展,這也符合發展規律。我們也要看到大型機和小型機市場在萎縮,逐漸被x86替代。我們也看到物理機環境在被虛擬化環境逐步替代,但是在某些時候,比如跑oracle rac 集群,跑大數據平台,大家還是在用物理機。虛擬化環境在被雲環境蠶食。Openstack 其實現在也處於發展逐漸緩慢甚至逐步萎縮時期,逐漸在向容器環境過度。而將來,容器雲環境也將會向serverless 過度。這些也符合發展規律。
再回到我今天分享的內容,我們eking cloud 從cloudstack,到openstack,再到ceph 和 容器雲平台,從服務到一體機,其實也是在遵循着這些發展規律,在不斷的演進我們的產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