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接口又稱(RCA),AV接口算是出現比較早的一種接口,它由黃、白、紅三種顏色的線組成,其中黃線為視頻,紅色為左聲道,白色為右聲道。
我在剛剛買了個樹莓派2B(raspberry 2 model b),現在最新的是樹莓派3B+在2018年的6月發布價格250元左右,在我想連接顯示器時發現我的只支持VGA(D-SUB)和DVI接口沒有hdmi接口,網上說有hdmi轉vga轉換器可以連接樹莓派的hdmi到顯示器的vga上,但一定要買有電源的轉換器,否則不帶電源的會燒壞樹莓派二極管,還有貼吧的說他用某聯無源的轉換器沒有問題,這沒有統一的說法和型號,我也不敢用。樹莓派還支持rca復合線接電視機,就是一側是三色蓮花頭另一頭是3.5mm耳機接口,常見於電視盒子上。我百度了連接方法竟然沒有一個,我不能忍,不是說樹莓派的學習資料豐富,那為什么沒有???萬能的某寶也沒有賣的,無奈我自己研究了連接方法,故有此文章,歡迎轉載,但要注明出處。
先貼一張引用的圖片
1.測序
注意到上圖的AV連接線了嗎,它的3.5mm耳機端從外到里是L(左聲道/第一節)、R(右聲道/第二節)、G(地/第三節)、V(視頻/第四節),可見並不是市面上常見的接法。像某米、某為電視盒子上的線不能直接用於樹莓派,樹莓派是專用線,是因為地線的原因,如果3.5mm耳機地線端與你的設備的地線位置一致,另一端你就可以改變三色的插入順序,總是可以試出來正確的接法,市面上大部分的地線在第四節上。樹莓派地線段在第三節上,還有某為的地線位置也是奇葩。我現在有個orange pi zreo的官方av線,它的順序是從外到黃白紅地,黃為右聲道,白為左聲道,紅為視頻,怎么樣奇葩嗎?要么是3.5mm端觸點順序不同,要么就是紅黃白與實際的視頻和左右聲道對應不同,其實你只要關注地線在哪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一個av線,你不知道它的順序,你可以問賣家或用萬用表測試出來。我是用萬用表測法,以下介紹測試方法。
首先將萬用表打到電阻檔,如圖,一個表筆接3.5mm耳機接頭的四個觸點的中的一個觸點,另一個表筆接三色線中一個線的頭部,如果有電阻測出即為該端口對應關系,沒有測出就換一個色,如果都沒有測出即為地線。然后再用同樣方法測其他觸點與三色的對應關系。如果你的線地線端不是在第三節就要進行下方接線。
2.接線
首先在這里我使用標准的黃線為視頻,紅色為左聲道,白色為右聲道的定義並且使用我的這個orangepi的av線。在我們得知av線的對應關系和樹莓派的對應關系后,就可以接線了。把你的av線從中間剪開,由orangepi 3.5mm接頭與raspberrypi 接頭的對應關系,可以得出接線方式,即
3.5端 三色端
黃 -> 紅
白 -> 白
紅 -> 黑
黑 -> 黃
按圖中接法接線就可以了,最后包好接線處不要外漏出來防止短路。你的av線和我的可能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
3.上電
在樹莓派和電視上插入好你做的線,並接好網線、鼠標、鍵盤、sd卡,打開電視調整到你的av模式信道,最后開機你就可以看見啟動的界面。賬號root密碼toor。
4.配置
修改一個文件
當你播放視頻時你就會發現沒有聲音,這時修改/boot/config.txt文件,默認是空文件,我用的是winscp軟件修改的,修改如下
# For more options and information see # http://www.raspberrypi.org/documentation/configuration/config-txt.md # Some settings may impact device functionality. See link above for details # uncomment if you get no picture on HDMI for a default "safe" mode #hdmi_safe=1 # uncomment this if your display has a black border of unused pixels visible # and your display can output without overscan #disable_overscan=1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to adjust overscan. Use positive numbers if console # goes off screen, and negative if there is too much border #overscan_left=16 #overscan_right=16 #overscan_top=16 #overscan_bottom=16 # uncomment to force a console size. By default it will be display's size minus # overscan. #framebuffer_width=1280 #framebuffer_height=720 # uncomment if hdmi display is not detected and composite is being output #hdmi_force_hotplug=1 # uncomment to force a specific HDMI mode (this will force VGA) #hdmi_group=1 #hdmi_mode=1 # uncomment to force a HDMI mode rather than DVI. This can make audio work in # DMT (computer monitor) modes #hdmi_drive=2 # uncomment to increase signal to HDMI, if you have interference, blanking, or # no display #config_hdmi_boost=4 # uncomment for composite PAL #sdtv_mode=2 #uncomment to overclock the arm. 700 MHz is the default. #arm_freq=800 # Uncomment some or all of these to enable the optional hardware interfaces #dtparam=i2c_arm=on #dtparam=i2s=on #dtparam=spi=on # Uncomment this to enable the lirc-rpi module #dtoverlay=lirc-rpi # Additional overlays and parameters are documented /boot/overlays/README # Enable audio (loads snd_bcm2835) dtparam=audio=on
保存好后重啟,這時就完全好了聲音圖像都有了 :)
最終效果你們做好后自己去感受吧。
如果有用不要忘記打賞或評論哦。
更新
更改一處錯誤,黃線為視頻,白色為左聲道,紅為右聲道
由於自制的線有嗡嗡的雜音,於是我在某寶中千淘萬漉,終於找到一款適合樹莓派2b的av線它叫 zune av線 聽說有新舊兩款,具體是哪個我是咨詢客服后下單的。買回來用真的沒問題,沒有嗡嗡聲,但線材有股橡膠和煙味不知道為什么,微軟原裝線應該不會有味吧,我沒有見過真貨所以不能妄下定論,,你們自己決定買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