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首部格式


《圖解TCP/IP》 4.8 IPv6的首部格式

IPv6為了減輕路由器的負擔,省略了首部校驗和字段。因此路由器不再需要計算校驗和,從而提高了包的轉發效率。

此外,分片處理所用的識別碼成為可選項。為了讓64位CPU的計算機處理起來更方便,IPv6的首部及可選項都由8字節構成。

版本:和IPv4 一樣,由4比特構成。IPv6其版本號為6,因此在這個字段上的值為“6”。

通信量類:相當於IPv4的TOS(Type Of Service)字段,也由8比特構成。有TOS在IPv4中幾乎沒有什么建樹,未能成為卓有成效的技術,本來計划在IPv6中刪掉這個字段,不過出於今后研究的考慮還是保留了該字段。

流標號:由20比特構成,准備用於服務質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使用這個字段提供怎樣的服務已經成為未來研究的課題。不適用Qos時每一位可以全部設置為0。   在進行服務質量控制的時,將流標號設置為一個隨機數,然后利用一種可以設置流的協議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在路由器上進行Qos設置。當某個包在發送途中需要Qos時,需要附上RSVP預想的流標號。路由器接收到這樣的IP包后現先將流標號作為查找關鍵字,迅速從服務質量控制信息中查找並做相應處理。此外,只有流標號、源地址以及目標地址三項完全一致時,才被認為是一個流。

有效荷載長度:有效荷載長度是指包的數據部分。IPv4的TL(Total Length)是指包含首部在內的所有長度。然而IPv6中的這個Playload Length不包括首部,只表示數據部分的長度。由於IPv6的可選項是指連接IPv6首部的數據,只有當有可選項時,此處包含可選項數據的所有長度就是Playload Length。

下一個首部:相當於IPv4中的協議字段。由8比特構成。通常表示IP的上一層協議是TCP或UDP。不過在有IPv6擴展首部的情況下,該字段表示后面第一個擴展首部的協議類。

跳數限制:由8比特構成。與IPv4中的TTL意思相同。為了強調“可通過路由器個數”這個概念,才將名字改為“Hop Limit”。數據每經過一次路由器就減1,減到0則丟棄數據。

源地址:由128比特構成,表示發送端IP地址。

目標地址:由128比特構成,表示接收端IP地址。

IPv6擴展首部:IPv6的首部長度對固定,無法將可選項將入其中,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擴展首部對功能進行了有效擴展。 擴展首部通常介於IPv6首部與TCP/UDP首部中間。在IPv4中可選項長度固定為40字節,但是在IPv6中沒有這樣的限制。也就是說,IPv6的擴展首部可以是任意長度。擴展首部當中還可以包含擴展首部協議以及下一個擴展首部字段。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