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NeilLee(有修改)
一、概述
要保持追蹤內存中的對象,Python使用了引用計數這一簡單的技術。
sys.getrefcount(a)可以查看a對象的引用計數,但是比正常計數大1,因為調用函數的時候傳入a,這會讓a的引用計數+1
二、引用計數的增減
2.1 增加引用計數
當對象被創建並(將其引用)賦值給變量時,該對象的引用計數被設置為1。
對象的引用計數增加的情況:
- 對象被創建:x = 3.14
- 另外的別名被創建:y = x
- 對象被作為參數傳遞給函數(新的本地引用):foobar(x)
- 對象成為容器對象的一個元素:myList = [123, x, 'xyz']
2.2 減少引用計數
對象的引用計數減少的情況:
- 一個本地引用離開了其作用范圍。如fooc()函數結束時,func函數中的局部變量(全局變量不會)
- 對象的別名被顯式銷毀:del y
- 對象的一個別名被賦值給其他對象:x = 123
- 對象被從一個窗口對象中移除:myList.remove(x)
- 窗口對象本身被銷毀:del myList
2.3 del語句
Del語句會刪除對象的一個引用,它的語法如下:del obj[, obj2[, ...objN]]
例如,在上例中執行del y會產生兩個結果:
- 從現在的名稱空間中刪除y
- x的引用計數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