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件測試定義、目的及原則


1.軟件測試定義

  • 軟件測試就是在產品上線前,對軟件需求、設計方案和編碼實現的核查。
  • 軟件測試的定義
    1. 軟件測試是為了發現錯誤而執行程序的過程
    2. 使用人工或自動方式來運行並測試某個系統,以此來檢驗系統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並確定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的差異

2.軟件測試目的

  • 軟件測試的目的
    1. 測試是完善程序的過程,目的在於使系統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讓系統在上線后帶給客戶極高的用戶體驗;
    2. 測試應致力於發現至今為止未發現的錯誤。
  • 不同的立場催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測試目的
    1.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希望通過軟件測試暴露軟件中隱藏的錯誤和缺陷並減少軟件上線后的問題,使得產品更容易被接受;
    2. 從軟件開發者出發,希望測試成為證明產品中不存在錯誤、已正確的實現用戶需求的過程。
  • 軟件測試目的總結
    1. 以最少的時間和人力,系統地找出軟件中潛在的各種錯誤和缺陷;
    2. 證明軟件的功能和性能與需求說明項符合;
    3. 通過測試的結果數據為軟件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分析;
    4. 重點:測試不能表明軟件中不存在問題,它只能說明軟件中存在問題需要改善。

3.軟件測試規律

  • 木桶原理
    1. 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是分析、設計和實現,測試應該是融於其中的補充檢查手段,其他管理、支持等也會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
    2. 測試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產品質量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但絕不是一種根本手段;
    3. 如果將提高產品質量的砝碼全部壓在測試上,那將是一個恐怖而漫長的災難;
    4. 軟件開發質量越低會導致測試完成后產品殘留的缺陷越多。
  • 八二原則
    1. 在分析、設計、實現階段的復查和測試工作能夠發現和避免80%的BUG,而系統測試又能找出其余BUG的80%,最后5%的BUG可能只有在用戶的大范圍、長時間使用后才會暴露出來。因此測試只能保證盡可能的發現錯誤,無法保證能夠發現所有的錯誤;
    2. 80%的程序缺陷常常出現在軟件20%的程序控件里。

4.軟件測試原則

  • 軟件測試原則
    1. 所有軟件測試都應追溯到用戶需求;
    2. 應當把“盡早地和不斷地進行軟件測試”作為軟件測試人員的座右銘;
    3. 完全測試是不可能的,測試需要終止;

a.輸入量太大;

b.輸出結果太多;

c.路徑組合太多

      4. 程序員應避免檢查自己的程序;

      5. 測試無法顯示軟件潛在的缺陷,進行測試可以查找缺陷,但不能保證所有的缺陷都被找到,進一步測試可能會找到一些,

       但是只能證明軟件存在錯誤而不能證明軟件沒有錯誤;

      6. 充分注意測試中的群集現象;

          a.在所測程序中,若發現錯誤數目多,則殘存錯誤數目也比較多,這種就是錯誤群集現象;

          b.經驗表明,測試后程序中殘存的錯誤數目與該程序中已發現的錯誤數目成正比,根據這個規律,

          應當對錯誤群集的程序段進行重點測試;

      7. 軟件測試是有計划的,嚴格執行測試計划,排除測試的隨意性;

      8. 應當對每一個測試結果做全面檢查;

      9.妥善保存測試計划,測試用例,缺陷統計和最終測試分析報告,為維護提供方便。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