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接口?
接口一般來講分為兩種:
(1)程序內部的接口:方法與方法、模塊與模塊之間的交互,程序內部拋出的接口,如登錄發帖,發帖就必須要登錄,如果不登錄不能發帖,發帖和登錄這兩個模塊之間就要有交互,就會拋出一個接口,進行內部系統調用。
(2)系統對外的接口:從別人的網站或服務器上獲取資源或信息,對方不會提供數據庫共享,只能提供一個寫好的方法來獲取數據,如購物網站和第三方支付之間,購物網站支付時可選擇第三方支付方法,但第三方不會提供自己的數據庫給購物網站,只會提供一個接口,供購物網站進行調用。
2、接口的分類?
接口分類一般分為兩種:
(1)webService接口:走soap協議通過http傳輸,請求報文和返回報文都是xml格式的。測試時需要通過工具才能進行調用、測試。少數公司還在使用這種接口,如醫院等行業。
(2)http api接口:走http協議,通過路徑來區分調用的方法,請求和報文都是key-value形式的,返回報文一般都是json串,有get和post等方法。目前來講,是最常用的。
3、接口返回數據
接口返回的數據一般都是json串,json是一種通用的數據類型,格式為key-value。
4、前端、后端區別?
前端:客戶端。通俗來講,一般情況下,web端或app端能看見的地方以及一些簡單的校驗,都屬於前端。
(ps:網站上顯示的后台管理不屬於后端哦)
后端:服務器端。web端或app端的系統邏輯、如購物時扣除余額,微博發到哪里等都是由后端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