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鍾了解什么是智能合約


一個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promises),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

這句話由多產的跨領域法律學者 尼克•薩博(NickSzabo)在1995年提出來的,“智能合約”(smartcontract)這個術語是他在發表在自己的網站的幾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約的理念。 

光看定義是怎么也不能理解透徹的,讓我們以例子的形式來講講:

你和你的一個朋友打賭,你出20元錢賭明天會下雨,第二天下雨了,但是你的朋友耍賴,就是不支付這20塊,結果就是你也沒什么辦法。 

那么一般是怎么處理呢?你們為了保證你們的對賭能正常,你們找了一個可信任中介人,你們把各自的20塊錢放到了中介那里,這樣總行了吧。 

但是第二天,中介又為難了,因為第二天的確下雨了,而實際上雨下的很小,只有稀稀拉拉的幾滴,這時你認為下雨了就是下雨了,不管下了多少,而你的朋友認為這樣下雨不算下雨,中介也是人啊,於是在判斷到底是不是符合下雨的條件上,又出了問題。 

最后一番爭吵過后,中介決定不管下多少也算下雨了,你贏了這個對賭,正准備給你40塊錢的時候,發現錢沒帶,於是只好等第二天才能把錢給你。 

所以,傳統的合約會受到各種維度的影響,自動化維度,主客觀維度,成本維度,執行時間維度,違約懲罰維度,適用范圍維度等。

智能合約解決什么問題

而智能合約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一些問題: 

你只需提前規定好合約內容,程序就會在觸發合約條件的時候自動執行合約內容,並且不用擔心作弊或被修改合約內容。

譬如,你規定合約內容是,判斷明天一天內會不會下雨,如果下雨了的話,不管下多少,都算做下雨。當第三天到來時合約執行就可以執行,檢查前一天下沒下雨,如果你贏了,錢會自動打到你賬上。一切解決。

所以說了這么多,該回到正題了,到底什么是智能合約呢?智能合約概念可以概括為: 

一段代碼 (智能合約),被部署在分享的、復制的賬本上,它可以維持自己的狀態,控制自己的資產和對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或者資產進行回應。或者可以這樣簡單的概括:它是運行在可復制、共享的賬本上的計算機程序,可以處理信息,接收、儲存和發送價值。

智能合約程序不僅僅只是一個可以執行的計算機程序,它更像是一個系統的參與者,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絕對可信的人,他負責臨時保管你的資產,並且嚴格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規則執行操作

智能合約和區塊鏈

智能合約的工作理論遲遲沒有實現,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缺乏能夠支持可編程合約的數字系統和技術。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解決了該問題,不僅可以支持可編程合約,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過程透明可追蹤等優點,天然適合於智能合約。因此,也可以說,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之一

區塊鏈的特征是:

數據無法刪除、修改,只能新增,保證了歷史的可追溯,同時作惡的成本將很高,因為其作惡行為將被永遠記錄;

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因素的影響 就像支付寶的擔保系統、依舊是中心化的,合約是否公平或正常執行,在全依靠中心來決定,如果中心要作惡,我們沒有任何辦法。 

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不僅可以發揮智能合約在成本效率方面的優勢,而且可避免惡意行為對合約正常執行的干擾。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由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保障存儲、讀取、執行整個過程透明可跟蹤、不可篡改。同時,由區塊鏈自帶的共識算法構建出一套狀態機系統,使智能合約能夠高效地運行。 


歡迎加入通證派大本營,帶你快速進入區塊鏈世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