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文件制作與光盤鏡像制作


  kickstart是RedHat/CentOS/Fedora等系統實現無人值守自動化安裝的一種安裝方式,系統管理員可將安裝過程中需要配置的所有參數集成於一個kickstart文件中,

而后在系統安裝時,安裝程序通過讀取事先給定的這個kickstart文件自動化地完成配置並安裝完成。

制作kickstart文件的方式:

1)直接手動編輯,可以依據某個模板來進行修改;

2)使用kickstart文件創建工具:system-config-kickstart進行配置,同樣可以導入某個模板進行修改。

本文主要介紹使用 kickstart文件創建工具:system-config-kickstart 來定制kickstart:必須確保system-config-kickstart已經安裝,如果沒有安裝可以使用yum安裝:

  [root@walterwong ~]# yum install system-config-kickstart

在命令行上運行system-config-kickstart命令即可啟動窗口界面:

  [root@walterwong isolinux]# system-config-kickstart

  本文不適用模板直接進行配置。首先完成基本配置(如圖),這里可設置語言類型、鍵盤類型、時區、管理員密碼(加密)以及安裝的平台類型等選項:

  

  選擇安裝方式,這里通過網易鏡像網站(mirrors.aliyun.com)安裝程序包:

  

  選擇安裝類型、MBR的安裝位置以及向內核傳遞的參數等:

  

  設置分區信息:

  

  網卡配置,可以靜態指定也可以使用dhcp動態獲取網絡屬性配置:

  

  認證方式配置:

  

  設定是否開啟防火牆和selinux功能:

  

  設置是否安裝圖形界面:

  

  選定要安裝的程序包:

  

  安裝前要執行的腳本,注意運行環境是安裝介質之上的微型Linux系統環境:

  

  安裝后要執行的腳本:

  

  完成配置之后進行保存:

   

  用ksvalidator命令檢查kickstart文件是否有語法錯誤:

    [root@walterwong ~]# ksvalidator centosks.cfg

  如無報錯信息,至此kickstart文件制作完成。

制作光盤引導鏡像:

  將bootloader、Kernel、initrd及kickstart文件制作成光盤鏡像,以實現本地光盤鏡像引導安裝CentOS系統,其中anaconda應用程序位於initrd提供的rootfs中,

而后續安裝用到的程序包來自阿里雲鏡像站點(mirrors.aliyun.com),剛才在制作kickstart文件時已經手動指定。

1)通過 df -h 命令確認光盤是否已掛載:

2)創建目錄/data/centiso,並復制光盤的isolinux目錄、剛才制作的kickstart文件centosks.cfg 到/data/centiso目錄:

3)從光盤復制過來的文件都只有只讀權限,需要添加可寫權限:

4)修改/data/centiso/isolinux/isolinux.cfg配置文件,向默認啟動的label所定義的內核傳遞參數,執行kickstart文件的存放位置:

 [root@walterwong data]# vim ./centiso/isolinux/isolinux.cfg

注意:無論kickstart文件是存放在待制作的光盤鏡像中的哪個路徑下,都可以在此處通過向內核追加參數的方式指明kickstart文件位置。

5)節約等待光盤鏡像引導安裝時間,修改timeout時間:

6)制作光盤鏡像:

[root@walterwong data]# mkisofs -R -J -T -v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V "CentOS 6 x86_64 boot" -c isolinux/boot.cat -b isolinux/isolinux.bin -o /data/boot.iso ./centiso/

7)通過xshell自帶的ftp可把文件傳輸到windows桌面:

8)新建虛擬機測試光盤是否可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