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了解硬件系統概念,提供個人PC服務器選擇參考。
高計算需求,則優先CPU;高訪問需求,則優先帶寬內存。
CPU概述:
CPU代表主機的運算能力,計算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決定,而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
CPU性能參數:
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但對於服務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CPU決定着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服務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異步運行,(台式機很多主板都支持異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服務器系統的不穩定。
緩存: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盤。
L1 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
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芯片。
L3 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
核心:
物理核:
物理核數量=cpu數(機子上裝的cpu的數量)*每個cpu的核心數
虛擬核:
所謂的4核8線程,4核指的是物理核心。通過超線程技術,用一個物理核模擬兩個虛擬核,每個核兩個線程,總數為8線程。
在操作系統看來是8個核,但是實際上是4個物理核。
通過超線程技術可以實現單個物理核實現線程級別的並行計算,但是比不上性能兩個物理核。
單核cpu和多核cpu:
都是一個cpu,不同的是每個cpu上的核心數
多核cpu是多個單核cpu的替代方案,多核cpu減小了體積,同時也減少了功耗
一個核心只能同時執行一個線程
windows 查看CPU物理核數:運行-cmd-wmic-cpu get *到numberofcores和numberoflogicalprocessors兩列
內存memory
內存:內存也是決定網站打開速度的重要因素,內存越大,可用緩存越大,打開速度也就越快。
windows 查看內存:運行-cmd-wmic-memoryc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