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ium 雲服務


前言

所有行業都知道雲是未來或者現在的趨勢,但是真正的完完全全提供地理信息雲服務的恐怕只有 Google 一家,然而今天我居然發現 Cesium 提供了雲服務,你沒有看錯,就是曾經的開源 3D 渲染框架。本文簡單介紹之。

一、 Cesium ion

Cesium 是一款優秀的開源 3D 地圖渲染引擎,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前幾天 Cesium 給我推送了一封郵件,一直忙着無暇顧及,今天打開來一看:呵,這家伙居然從一個框架變成了雲服務提供商!

其實現方式就是通過這個 ion,在保持其原有渲染引擎不變的情況下,為每位用戶提供了 5G 的存儲空間,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數據(影像或者是 3D 數據), Cesium 將此數據切割后存放在空間中,用戶便可通過極其簡單的方式分享和調用此數據。 Cesium 還為每位用戶提供了幾種默認影像數據和 1 種地表數據。詳情見(https://cesium.com/ion/info/welcome)。

前台調用方式基本不變(先將 Cesium 升級至最新版),調用雲端數據也十分方便,如下:


viewer.imageryLayers.addImageryProvider(
    new Cesium.IonImageryProvider({ assetId: 2 })
);

即只需要改一下 assetId 號即可,當然需要先創建 Cesium 賬戶,並取到 Access Token,在 js 開篇加入:

Cesium.Ion.defaultAccessToken = 'your/ion/access/token';

二、 啟示

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並沒有多么神奇,但是我個人覺得這為我們建設空間數據雲提供了一些啟示。

之前的數據中心(空間)建設方案中同樣是以數據為主,但是我們並沒有梳理出數據與服務的關系,大部分情況下要么是以數據本身為服務,提供查詢、共享、下載等功能,要么是以瓦片為服務對外提供瓦片 api,使得別人能夠通過這種規則調用瓦片數據。以上兩種方式均沒有將數據抽象成方便的服務,從而數據雲的概念只是一個數據存儲倉庫,相對傳統方式並沒有本質的改變,只是增加了存儲能力和安全性等等。而 Cesium ion 將瓦片數據做了封裝,我們無需再關心底層的瓦片是如何構成的,作為用戶也不需要知道數據是怎么被處理的,只需要上傳數據,系統自動處理完后返回一個編號,用戶用此編號就能在各處使用此數據,這是真正的數據雲。

三、 總結

本文簡單介紹了 Cesium ion,並簡單分析了其對建設空間數據雲的一點啟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