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片
1、圖片的三要素
背景干凈
元素清晰
居中顯示
2、圖片的格式
頭條:900*500像素(或等比例放大)
多圖文:200*200
正文圖片:500*300(最宜)
3、圖片色調
風格保持一致
顏色三種以內
有VI的公司請參看標准色(logo標志)
二、文字
1、標題
頭條標題字數嚴格控制在16個漢字以內(含標點)
2、正文
首行不要縮進;行距保持在1.5-1.7;正文文字多以14-16號的淺黑色(70%黑)微軟字體為主,最小不小於12號。一般視內容文字數量來判斷字號的大小,量多字小,量少字大;插入圖片時上下空一行。
3、摘要
簡明扼要的闡述
文章主旨內容,且把字數控制在54個字內。
4、二級標題
字號一般大於正文兩到四個字號即可,也可以加粗或調色來區別。
對於排版的整體要求即是:條例清晰、主次分明、顏色協調(可參考LOGO)。給人以清新的閱讀體驗。
字號
文章正文的字號最好在14—18px之間,以16px最為合適。
文章篇幅較長,字體可以稍大一些(16-18px)。
比較偏“文藝范”的文章字體可以適當稍小一些(12-14px),顯的文章更精致一些。
顏色不要超過三種
行間距:
1.5-1.75倍的行距看起來會比較舒服。
1.0行確實有點擠,好在圖文不像報紙還要計算版本,怎么舒服怎么來。
正文一段不要超過一屏,正文段落之間至少空一行。
文章長短:文章不要太長,盡量控制在1500-2000字以內
段落長短:每段落不超過一屏幕,適當配圖;
正文段落之間至少空一行。
建議使用字體顏色:
標題:使用公眾號常用色,或者直接取logo或者行業色
正文:選擇亮度沒這么高的字體,這是純黑 #000000#,比較偏灰會更加適合閱讀#595757#,#3f3f3f#
批注:選擇比正文亮度還低,更加淺的淺灰色,例如 #595959# #888888# #d6d6d6#
注釋,用16號或14號字,顏色a5a5a5,記得把注釋部分,加入引用框。
默認距離是0,我們可以設置,讓文字離屏幕遠一點。我個人建議頁邊距設置為0.5,或者1,比較舒服。
一般用彩色來突出重點內容,推薦暗紅c00000、深藍0070c0、橙色f79646。
- 對齊怎么弄呢?
- ● 小黑點適合英文
- ■ 小方塊更適合中文
- ○ 小圓圈適合注釋內容
- 正文一般情況下左對齊,除非文字特別少,比如詩歌、廣告文案等可以18號字正文居中
- 右對齊用的少,特殊情況下可以試着用。
- 列出的條目,或者並列關系的句子,可以用有序或者無序列表區分開。
- 對於無序列表:對於文章中的人名、地名、書名,可以加下划線,一目了然。- 斜體不討巧,一般用於正文中括號內的注釋。
- 用線條和符號,引導視線,領着讀者的眼睛,看你想讓它看的地方。
- 各種三角符號是個好東西
- 其他還有一些備用符號
- 直角引號比較古典,用「」和『』代替 “ ”,尤其用在標題中
- 更多符號,可以參照 ▷ 符號大全 符號大全
- 鑒於公號文章在手機上的閱讀效果,題圖最好選擇橫向矩形狀。
- 在圖片下面,用文字說明出處,如本文題圖,12號字,顏色a5a5a5,居中,文前加 △[圖片]圖片要不要打上水印?
- 涉及到私密的圖片,就打水印,讓人拿去不容易胡亂用。
- 如果是別處找來的圖片,不打水印,方便讀者保存。
- 換個角度想,你看到一張喜歡的圖片打了水印,有什么感覺?可能會不開心。就讀者而言,也許會因此產生微妙的厭惡,如果他可以保存不帶水印的圖片,平添幾分好感。
- gif動圖、末尾加個帶指紋的二維碼這些顯得有點low,有卵用不?一閃一閃的,眼睛都被閃花了。
標題
- 文首記得注明作者。
- 如果可以,標上篇目,讓讀者心里有數。
- 文章標題有兩種,正與奇,就像兵法一樣。
- 正標題,寥寥幾個字,就讓人知道是干嘛的;
- 奇標題,制造懸念,讓人忍不住想點開看。
- 我在讀文章時,凡喜歡的標題,都記下來,匯總到Excel表中,叫作《文章標題庫》,寫文時就拿出來參考下。
- 此外,對於公號的文章,標題的效果有三種場景:推送給用戶、轉發在朋友圈、發送至好友或群里。
- 不同場景,標題的呈現略有不同,最好分別預覽下效果再發布。
整體美感
- 排版樣式定下來最好不要變,這樣便於形成視覺風格。
- 通俗點說,讓人從穿衣打扮上一眼就認出來是你。
- 抓住幾個主要的就行,不一定面面俱到,美感是和諧,不是花樣的堆砌。
- 花樣不過是錦上添花,有的甚至是錦上添亂。
- 在簡書上用Markdown寫好,拷貝到編輯器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簡約、大氣。
- Markdown怎么用?看這里 ▷ 10分鍾學會Markdown V1.5
- 奧卡姆剃刀法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Less is more,《道德經》里也說“少則得,多則惑”,這就是排版的精髓。
- 留白,是一種藝術。
- 假如排版占用你過多時間,就有必要停下來想一想,你的排版中是否有一些不必要的細節?
- 學習排版沒有捷徑,多看,多總結。
- 平時看到排版好的文章,我都手機截屏,定期導出圖片到電腦上,匯總至文件夾,名叫《排版創意庫》。
- 時常瀏覽學習下,要知道,這些都是別人千辛萬苦琢磨出來的。
- 除了參考別人的文章,還可以讀讀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的書:《設計中的設計》 設計中的設計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