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建WebLogic啟動腳本
以root用戶登錄,執行如下命令,創建啟動腳本:
# cd /etc/rc.d/init.d/ # vi weblogic
腳本中添加以下內容:
#!/bin/bash
# chkconfig: 345 20 80
# description: Weblogic Server auto start/stop script.
# /etc/rc.d/init.d/weblogic
# Please edit the variable
export BEA_BASE=/home/weblogic/Oracle/Middleware
export BEA_HOME=$BEA_BASE/Oracle_Home/user_projects/domains/server1/bin
export BEA_LOG=$BEA_HOME/nohup.out
#export PATH=$PATH:$BEA_HOME
BEA_OWNR="weblogic"
BEA_GROUP=su $BEA_OWNR -c "groups"
# if the executables do not exist -- display error
if [ ! -f $BEA_HOME/startWebLogic.sh -o ! -d $BEA_HOME ]
then
echo "WebLogic startup: cannot start"
exit 1
fi
if [ -d /data ]
then
chown -R $BEA_OWNR:$BEA_GROUP /data
fi
# depending on parameter -- startup, shutdown, restart
case "$1" in
start)
echo -n "Starting WebLogic,log file $BEA_LOG: "
touch /var/lock/weblogic
chown -R $BEA_OWNR:$BEA_GROUP $BEA_BASE
su $BEA_OWNR -c "cd ${BEA_HOME}; nohup ./startWebLogic.sh > $BEA_LOG 2>&1 &"
echo "OK"
;;
stop)
echo -n "Shutdown WebLogic: "
rm -f /var/lock/weblogic
chown -R $BEA_OWNR:$BEA_GROUP $BEA_BASE
su $BEA_OWNR -c "cd ${BEA_HOME}; ./stopWebLogic.sh >> $BEA_LOG"
echo "OK"
;;
reload|restart)
$0 stop
$0 start
;;
*)
echo "Usage: `basename $0` start|stop|restart|reload"
exit 1
esac
exit 0
2、賦予可執行權限
執行命令:
# chmod +x weblogic
3、添加到服務列表中
# chkconfig --add weblogic
4、檢查是否添加成功
# chkconfig --list | grep weblogic
weblogic 0:關閉1:關閉2:關閉3:啟用4:啟用5:啟用6:關閉
5、使用方法
開機或重啟WebLogic應用服務器weblogic服務會自動啟動。
停WebLogic服務
# service weblogic stop(或/etc/rc.d/init.d/weblogic stop)
Shutdown WebLogic: OK
(ps:weblogic通過這種方式一般都關不掉,一般需要自己kill掉)
啟動WebLogic服務
# service weblogic start(或/etc/rc.d/init.d/weblogic start)
Starting WebLogic,log file
/weblogic/bea/user_projects/domains/csky/weblogic.log: OK
此處以上大部分內容轉載自https://blog.csdn.net/sheen1991/article/details/47088131
6、命令詳解
(1)export:將局部變量到全局變量 (其實就是定義一個全局的環境變量)
(2)文件比較運算符:(其中我們用到了-d和-f)
-e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存在,則為真 -d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目錄,則為真 -f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常規文件,則為真 -L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符號鏈接,則為真 -r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讀,則為真 -w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寫,則為真 -x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執行,則為真
(3)-o:
-o 是或者的意思 -a 是而且的意思 -not 是相反的意思 if [ ! -f $BEA_HOME/startWebLogic.sh -o ! -d $BEA_HOME ]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startWebLogic.sh不是文件或者$BEA_HOME對應的路徑不是文件夾的話,執行下面語句
(4)su命令:
-c command:變更賬號為USER的使用者,並執行指令(command)后再變回原來使用者。
(5)echo命令:
echo -n 不換行輸出 $echo -n "123" $echo "456" 最終輸出 123456 而不是 123 456
(6)linux中“>”和“>>”區別
> 直接把內容生成到指定文件,會覆蓋源文件中的內容,還有一種用途是直接生成一個空白文件,相當於touch命令
>>尾部追加,不會覆蓋掉文件中原有的內容
(7)$1到底啥意思?
$1在shell中稱為“位置參數”,表示傳入的第1個參數(第1個入參)。 用在shell腳本主體中,表示shell腳本的第1個入參。 用在shell腳本函數里,表示函數的第1個入參。 test -z $1 是一個判斷表達式,用於判斷$1的值是否為空字符串。 若為空,則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8)2>&1 究竟什么意思?
command > /dev/null等價於command 1 > /dev/null,那么對於2>&1也就好理解了,2就是標准錯誤,1是標准輸出,那么這條命令不就是相當於把標准錯誤重定向到標准輸出么。等等是&1而不是1,這里&是什么?這里&相當於等效於標准輸出。
可能說的不是很清楚,想自己搞清楚請看這個帖子:https://blog.csdn.net/ggxiaobai/article/details/53507530
在實際工作中su $BEA_OWNR -c "cd ${BEA_HOME}; nohup ./startWebLogic.sh > $BEA_LOG 2>&1 &" 這行命令
我已改成su $BEA_OWNR -c "cd ${BEA_HOME}; nohup ./startWebLogic.sh &" 因為nohup啟動默認就是把日志輸出到nohup.out中,不必再重定向,多此一舉
----------------------------------------2018-07-13更新------------------------
輸出日志那里我又改回去了.....不知道為什么個別服務器重啟的時候會不輸出日志到nohup.out,已改回到su $BEA_OWNR -c "cd ${BEA_HOME}; nohup ./startWebLogic.sh > $BEA_LOG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