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 7上利用systemctl添加自定義系統服務
[日期:2014-07-21] 來源:blog.csdn.net/yuanguozhengjust 作者:yuanguozhengjust [字體:大 中 小]
CentOS 7繼承了RHEL 7的新的特性,例如強大的systemctl,而systemctl的使用也使得以往系統服務的/etc/init.d的啟動腳本的方式就此改變,也大幅提高了系統服務的運行效率。但服務的配置和以往也發生了極大的不同,說實在的,變的簡單而易用了許多。
下面我們以利用forever來實現Node.js項目自啟動為例,初探CentOS 7的systemctl。
前提:Node.js環境已配置成功,forever包安裝成功,有一個能跑的Node.js程序。
CentOS 7的服務systemctl腳本存放在:/usr/lib/systemd/,有系統(system)和用戶(user)之分,像需要開機不登陸就能運行的程序,還是存在系統服務里吧,即:/usr/lib/systemd/system目錄下
每一個服務以.service結尾,一般會分為3部分:[Unit]、[Service]和[Install],我寫的這個服務用於開機運行Node.js項目,具體內容如下:
[Unit]
Description=xiyoulibapi
After=network.target remote-fs.target nss-lookup.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PIDFile=/node.js/pid
ExecStart=/usr/local/bin/forever start /node.js/xiyoulib/bin/www
ExecReload=/usr/local/bin/forever restart /node.js/xiyoulib/bin/www
ExecStop=/usr/local/bin/forever stop /node.js/xiyoulib/bin/www
PrivateTmp=tru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Unit]部分主要是對這個服務的說明,內容包括Description和After,Description用於描述服務,After用於描述服務類別
[Service]部分是服務的關鍵,是服務的一些具體運行參數的設置,這里Type=forking是后台運行的形式,PIDFile為存放PID的文件路徑,ExecStart為服務的具體運行命令,ExecReload為重啟命令,ExecStop為停止命令,PrivateTmp=True表示給服務分配獨立的臨時空間,注意:[Service]部分的啟動、重啟、停止命令全部要求使用絕對路徑,使用相對路徑則會報錯!
[Install]部分是服務安裝的相關設置,可設置為多用戶的
服務腳本按照上面編寫完成后,以754的權限保存在/usr/lib/systemd/system目錄下,這時就可以利用systemctl進行配置了
首先,使用systemctl start [服務名(也是文件名)]可測試服務是否可以成功運行,如果不能運行則可以使用systemctl status [服務名(也是文件名)]查看錯誤信息和其他服務信息,然后根據報錯進行修改,直到可以start,如果不放心還可以測試restart和stop命令。
接着,只要使用systemctl enable xxxxx就可以將所編寫的服務添加至開機啟動即可。
我的腳本編寫方法參照了nginx的編寫方法,也可以根據其他功能類似的程序。
這樣看來,雖然systemctl比較陌生,但是其實比init.d那種方式簡單不少,而且使用簡單,systemctl能簡化的操作還有很多,現在也有不少的資料,看來RHEL/CentOS比其他的Linux發行版還是比較先進的,此次更新也終於舍棄了Linux 2.6內核,無論是速度還是穩定性都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