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數原型 string.gsub(s, pat, repl [, n])
就是 global 全局替換子字符串的意思
s: 源字符串
pat: 即 pattern, 匹配模式
repl: replacement, 將 pat 匹配到的字串替換為 repl
[, n]: 可選, 表示只看源字符串的前 n 個字符
比如寫一個 trim 函數:
- function trim(s) return (string.gsub(s, "^%s*(.-)%s*$", "%1"))end
- ----然后調用:
- s='\t a bc d '
- print(trim(s)) -----輸出: a bc d, 開頭的 \t, 結尾的空格 都被 trim 掉了
這里有幾點要解釋:
1. return (string.gsub(...)), 注意 string.gsub 外面還有一層括號。 事實上, gsub 調用之后返回 兩個值, 一個是替換后的字符串, 第二個是替換的次數。 而一旦外面加了括號, 就只返回第一個值, 即替換后的字符串。你可以嘗試去掉外層括號, 看看輸出了什么
2. 匹配模式字串 "^...$", 表示匹配的是整個字符串。 ^ 表開頭, $ 表示結尾。在這里, (.-) 的效果跟 (.*) 的效果應該是一樣的, 因為反正是從字串開頭匹配到結尾。
如果去掉 ^跟$, 那么就不是匹配整個字串, 在 (.-) 的作用下, 輸出就成了: abcd 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