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這些面試問題背后的意圖嗎?


一、談一下你過去的工作經歷?(或者介紹一下你在XX公司的工作)

目的:考察面試者過去相關工作經驗中和所招崗位的匹配程度。

這個問題的回答在於“精”不在於多,沒有必要把所有工作內容都說出來。只需要挑選和面試崗位最相關的經歷講講即可。

更高級的還可以借題發揮,通過經歷的介紹將個人的品質和特長技能融合其中。若只泛泛而談曾經帶領團隊,寫過用例,做過測試等等,對於面試官而言沒有任何價值。

總之,抓住最相關的經歷,講得越具體越好。

 

二、過去工作中曾碰到過什么困難,后來你是怎么解決的?

目的:考察面試者在逆境挫折中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從失敗的經驗中總結出什么教訓。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展示你有多么聰明經驗有多么豐富,而在於你面對困難時的心態是否足夠冷靜,是否一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是否能夠通過有條理的邏輯分析找到問題的關鍵並最終解決問題。

這個問題考察的是問題解決的過程,而不是最后的結果。

 

三、你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划有什么想法?

目的:考察面試者未來在公司的成長空間以及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否匹配。

這個問題屬於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關心你的職業發展,甚至有的面試官還會給你一些善良的建議,但這些都是表象。這個問題實質上考量的是你以后會不會以及適不適合繼續呆在這家公司。換句話說,面試官不希望招來一個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公司的發展大相徑庭的人。

 

四、為什么你能勝任這個職位?

一般問應屆生。

避免說一些和你要應聘的職位沒什么關系的話題

 

五、你的專業是…為什么轉行做這個?

目的:一般只問應屆生。主要看你是否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過濾掉那些看見公司就投簡歷,抱着能找到工作就行的態度的求職者。

1 看求職者的求職方向是否清晰。

很多測試新手或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會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或者想做什么。於是這就造成了先就業后擇業的一個情況,很多人做了一行一段時間后,漸漸不適合自己,就會離職,造成公司培訓之后人才流失。

2 看求職者對測試的理解

面試官很有可能會問求職者對這個職業了解么。其目的是看求職者是否真的喜歡,背地里有沒有下功夫,還是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如果選擇非專業的工作僅僅是面試者頭腦發熱或者是盲從,或者是被就業形勢所迫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選擇,那他在職業穩定性方面就很難保證。他很可能遇到問題就會退縮,一不開心就要辭職。

3 看求職者為了這個職位做過哪些努力

既然專業上不占優勢,那么求職者是否自學過該專業的書籍,或者相關的培訓呢?如果都沒有,求職者自身有哪些優勢呢?

 

六、離職原因

目的:主要考察穩定性,順帶的也看看人品、工作態度、情商。作為技術面試官,張老師現在不太在意這個問題。一方面因為面試過的幾百個人中,好想沒有一個回答的特別不好的。另一方面,這個問題回答的“好”也不會給求職者加分,因為我會覺得這是求職者的“精心設計”。

我覺得比較好的一些回答:

  1. 單位有工作人員是領導的親戚或朋友,而自己則是應聘進去的,很多好的機會總輪不到自己。

  2. 你自己是經人介紹去的單位,無論做出什么成績都會被人任為是得到了領導的照顧,所以自己想換個工作,這樣更能體現自己的能力。

  3. 我希望到青島來發展。青島是個很有活力的城市。

  4. 回到青島來,離老家更近更有歸屬感。

  5. 上家公司的工作量不飽和,團隊氣氛不足,我是一個習慣加班的人,公司下班都走了,不太習慣。

  6. 為了換一個工作環境,學習新業務。

  7. 原來的公司路遠,想找個距家近點的。

  8. 個人創業失敗,不想再創業了;只能繼續求職工作了。

  9. 個人在公司已經好多年了,算是一位資深人員,但公司沒有給提供一個發展的空間,想尋求突破。

  10. 因為和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在一個公司的,快結婚了,公司政策不允許。

  11. 與自身特點不符:假如喜歡拼搏的工作,就說以前的工作一成不變,自己喜歡挑戰,所以想改變下就離職了;如果工作很繁瑣,而自己是需要穩定的人,就可以說以前的工作比較不穩定,想要穩定什么的;

  12. 或者談理想:比如說你以前公司是搞硬件的,但你現在要面試的公司是做軟件的。你就可以說,你一直以來就想做軟件測試方面的工作,想學習軟測方面的知識。

比較避諱的離職原因:

  1. 因為收入低而離職。這樣回答會讓面試官覺得你計較個人得失,工作的意義就是為了收入,並會猜想如果有更高收入的地方你會毫不猶豫的離職,對你做出負面判斷。

  2. 因為分配不公平而離職。績效工資、浮動獎金等是很多企業用來刺激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用以體現努力和結果的結合,加之工資保密制度的實施,面試者用此作為借口會讓面試官以為你喜歡打探別人隱私。

  3. 因為人際關系復雜而離職。團隊精神是大多數企業要求員工要具備的素質,拿人際關系復雜做原因,面試官可能會覺得你在人際交往中有所欠缺,沒辦法很好的融入群體。

  4. 因為上司的為人問題而離職。人又很多種,當然,上司也有很多種,一味的講述上司的毛病,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你是缺乏工作上的適應性,同時,HR也會聯想到你遇見麻煩的客戶時會不會也憑好惡行事。

張老師建議:

  1. 正面回答:直接回答原因而不是各種繞和回避,太過隱晦的回答反而會讓面試官認為其中有不好的負面原因,還會以此判斷你的性格和風格做出不利於你的判斷。

  2. 原因要真實:你的回答可以不是真實的全部,但一定要真實,因為只有真實的你才會回答的比較坦然,也只有真實的才是符合邏輯的才能經得起背景調查。

  3. 原因不要過多:因為面試時間的限制,過多的原因的羅列可能會暴露各原因間的沖突,給面試官造成你思維混亂的印象。

  4. 原因主次分明:類似於上面提到的對於避諱的辭職原因的解釋,“主要是因為職業發展與預期有了偏頗,其次合同剛好到期。”主次分明的原因讓面試官感覺你思路清晰,邏輯性強。

  5. 希望的與失望的剛好結合:失望時因為前公司不能滿足你的需求而新公司剛好可以彌補你的失望。這樣既講述了真實的離職原因,又能表達對新平台的渴望和贊美,面試官會比較希望有這樣的表述。當然,做到這點一定是要在面試前有所准備,對面試的公司進行了解。

  6. 匹配當前身份:第一是與職業發展相匹配,剛畢業時可以表達自己正處於學習期,渴望一個成熟的令自身發展的平台,但如果是表達了自己才高八斗,想找一個識貨的老板,HR反而會覺得你太嫩,不懂事。第二是與職業身份相匹配,即基層、中層、高層的回答均要符合職位身份。第三是與行業特點相匹配,比如自己不認同行業潛規則,行業衰退,想提前換個新領域等。

  7. 思維積極,把握情緒:數落甚至謾罵前公司絕不是一個好的說辭,對面試沒有任何好處。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有沖突可以講,但同時一定要說一些換位思考的話,這樣面試官會認為你看問題較為客觀。

  8. 不太光彩的離職原因怎么講? 講出事實是一定要的,但是可以不是全部的事實。如果面試者主動的坦誠溝通比如考核制度、工作技能需求等,面試者可坦誠與其溝通避免日后工作上的麻煩。又比如,職業操守,社會道德、違法等問題,坦誠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情況下坦誠也許將壞事變好事,否則日后被人揭發反而被動。

 

七、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作為面試官,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走個過場。但如果求職者問的問題比較好,可以大大加分。說沒有問題,我也能理解,也不會覺得求職者對崗位興趣不大,畢竟干軟件這一行的,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分享幾個我以前問的問題:

  1. 貴公司產品(業務)后續的戰略方向,目前遇到的困境或者對某業界同類競品的優劣勢看法等等。(因為我面試的是管理崗,問清楚這個是幫助我做出選擇。初級的就算了,不合適)

  2. 在您看來,貴公司最讓你自豪的企業文化是什么?(面試一家大企業時問的,想了解企業的文化,以及面試官對企業文化的認可程度,看看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公司)

  3. 團隊/公司現在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通過他的回答,看看如果選擇入職,能做一些什么事情)

  4. 老板面試時問,你對我的期望是什么?或者在未來一年內,測試部門的工作目標是什么?(了解測試部門在他們公司的地位,以及自己未來如何快速出業績)

  5. 我打算考取XX資格證書,這個證書對公司該職位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嗎?(剛工作的時候問過的)

 

歡迎加我的微信公眾號閱讀更多有趣的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