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RMI與RPC的區別


轉載自:https://www.cnblogs.com/ygj0930/p/6542811.html;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RPC 遠程過程調用(注:可以這么理解,RPC是所有語言的通用協議,有點像SOAP,而RMI是RPC的一種Java實現『或說RMI是RPC的java版的細化要求』;這是自己目前的理解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望能指出)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遠程過程調用協議,通過網絡從遠程計算機上請求調用某種服務。(注:可以這么理解,只要是通過網絡從而調有遠端的某種服務,那么這就是RPC,而不一定就是要http請求,tcp請求,udp請求,soap報文請求都可以,何況這幾種請求是有關聯的,因此當說自己的分布式系統通信是通過RPC實現的則可以繼續問是什么協議/方式實現的RPC)

 一次RPC調用的過程大概有10步:

  1.執行客戶端調用語句,傳送參數

  2.調用本地系統發送網絡消息

  3.消息傳送到遠程主機

  4.服務器得到消息並取得參數 

  5.根據調用請求以及參數執行遠程過程(服務)

  6.執行過程完畢,將結果返回服務器句柄

  7.服務器句柄返回結果,調用遠程主機的系統網絡服務發送結果

  8.消息傳回本地主機 

  9.客戶端句柄由本地主機的網絡服務接收消息

  10.客戶端接收到調用語句返回的結果數據

 

 二:RMI 遠程方法調用(注:Axis框架就是基於RMI的要求而實現的,因為RMI是RPC的java語言的細化版,類似子類版,因此Axis也是實現了RPC標准的)

(注:stub就是axis中客戶端生成的stub,而skeleton則可以認為是Axis的那個Servlet對象,由這個對象來解析SOAP報文並找到對應的服務然后調用)

 RMI:遠程方法調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能夠讓在客戶端Java虛擬機上的對象像調用本地對象一樣調用服務端java 虛擬機中的對象上的方法。

RMI遠程調用步驟:

1,客戶調用客戶端輔助對象stub上的方法

2,客戶端輔助對象stub打包調用信息(變量,方法名),通過網絡發送給服務端輔助對象skeleton

3,服務端輔助對象skeleton將客戶端輔助對象發送來的信息解包,找出真正被調用的方法以及該方法所在對象

4,調用真正服務對象上的真正方法,並將結果返回給服務端輔助對象skeleton

5,服務端輔助對象將結果打包,發送給客戶端輔助對象stub

6,客戶端輔助對象將返回值解包,返回給調用者

7,客戶獲得返回值

 

 三:RPC與RMI的區別

 1:方法調用方式不同:

 RMI中是通過在客戶端的Stub對象作為遠程接口進行遠程方法的調用每個遠程方法都具有方法簽名。如果一個方法在服務器上執行,但是沒有相匹配的簽名被添加到這個遠程接口(stub)上,那么這個新方法就不能被RMI客戶方所調用

 

(注:所有的網絡通信都基本上離不開TCP協議,這里其實就是TCP協議的一種數據傳輸,而服務端是要能解析這種格式的數據的,Axis則是通過框架手動的定義好了數據格式)

(注:即在服務端的處理RPC請求的地方是有個注冊表的,其中key是package.class.method加參數,從而能夠匹配客戶端的參數而找到對應的方法並調用)

  RPC中是通過網絡服務協議向遠程主機發送請求,請求包含了一個參數集和一個文本值,通常形成“classname.methodname(參數集)”的形式。RPC遠程主機就去搜索與之相匹配的類和方法,找到后就執行方法並把結果編碼,通過網絡協議發回。

 

  2:適用語言范圍不同:

   RMI只用於Java;

   RPC是網絡服務協議,與操作系統和語言無關。

 (注:RPC是一種網絡協議,這個協議格式是可以自定義的,只要客戶端服務端協調好即可,可以參考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C%E7%A8%8B%E8%BF%87%E7%A8%8B%E8%B0%83%E7%94%A8%E5%8D%8F%E8%AE%AE/6893245?fromtitle=RPC%E5%8D%8F%E8%AE%AE&fromid=5019569&fr=aladdin;的協議結構部分來定制自己的協議數據結構『如以TCP協議用兩個字節作為本次數據長度,兩個字節作為版本號子類的就是一種協議格式的實現,自己的智慧用電的數據格式是實體的協議因此不能稱為RPC協議』)

(注:

RPC信息協議由兩個不同結構組成:調用信息和答復信息。信息流程如下所示:

RPC:遠程過程調用流程
RPC 調用信息:每條遠程過程調用信息包括以下無符號整數字段,以獨立識別遠程過程:
程序號(Program number)
程序版本號(Program version number)
過程號(Procedure number)
RPC 調用信息主體形式如下:
struct call_body {
unsigned int rpcvers;
unsigned int prog;
unsigned int vers;
unsigned int proc;
opaque_auth cred;
opaque_auth verf;
1 parameter
2 parameter . . . };
RPC 答復信息:RPC 協議的答復信息的改變取決於 網絡服務器對調用信息是接收還是拒絕。答復信息請求包括區別以下情形的各種信息:
RPC 成功執行調用信息。.
RPC 的遠程實現不是協議第二版,返回 RPC 支持的最低和最高版本號。
在遠程系統中,遠程程序不可用。
遠程程序不支持被請求的版本號。返回遠程程序所支持的最低和最高版本號。
請求的過程號不存在。通常是呼叫方協議或程序差錯。
RPC答復信息形式如下:
enum reply_stat stat
{MSG_ACCEPTED = 0,
MSG_DENIED = 1 };

  3:調用結果的返回形式不同:

    Java是面向對象的,所以RMI的調用結果可以是對象類型或者基本數據類型;

    RMI的結果統一由外部數據表示 (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 XDR) 語言表示,這種語言抽象了字節序類和數據類型結構之間的差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