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概念
物理拓撲分類 物理設備的拓撲結構
1.總線拓撲
2.環狀拓撲
3.星型拓撲
邏輯拓撲分類 信息在網絡中的流動方式
1. 總線拓撲 所有的設備都可以接收信號
2. 星型拓撲 通過中心節點傳輸,單點故障
3. 擴展星型拓撲
OSI模型
7.應用層
網絡進程訪問應用層
6.表示層
對數據進行相應的格式化
把二進制數據轉換成對應的文字 提供加密
5.會話層
兩個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4.傳輸層
通信單位:以段(segment)為傳輸單位 其它上層的傳輸單位是 message
確保可靠性
3.網絡層
通信單位: 以包(packet)為傳輸單位
邏輯地址(IP地址):
路由:路徑的選擇
2.數據鏈路層
定義如何格式化二進制數據以便進行傳輸
通信單位: 以幀(frame)為傳輸單位
物理地址(MAC) :包含源地址和目標地址
1.物理層
二進制傳輸
通信單位: 以bit位傳輸單位
網絡通訊模式
1.單播 unicast
2.廣播 broadcast
3.多播or組播 multicast
4.如果把網卡設置為混雜模式,那么無論目標地址是不是這個機器,網卡都會把數據包接收下來.默認情況,如果目標地址不是本機的話,網卡是不會接收這些數據包的.
物理通訊設備類型
單工
單向傳輸 (收音機,廣播,電視台)
雙工
半雙工
輪流雙向 同一時間只能有一方在傳輸數據
全雙工
同時雙向傳輸數據
帶寬換算
運行商對上下行速度的基礎單位是位bit 100M=100Mbps=102400kbps
操作系統中文件的最小基礎單位是字節Byte 100M=100MB 1Byte = 8bit 8kbps=1KBps 1M=1024KBps=1024*8 kbps
運營商提供的100M的寬帶 最高理論值是100M/8=12.8M/s的上下行速度
網線接口
Ethernet Frame的結構
8個字節的前導信息 (靠幀數據結構的外層)
6個字節的目標MAC地址
6個字節的源MAC地址
2個字節的上層協議類型
46-1500個字節的幀數據內容
最短46個字節,最長1500個字節
數據長度如果不夠46個字節,那么會添加0來填充。如果大於1500個字節,那么數據會被截斷.
幀的數據內容包含上層協議封裝的一些頭信息,並不代表全是有效數據內容
4個字節的FCS
循環校驗位
幀的最大長度是1526個字節,最小長度是72個字節.
數據在網絡中傳輸的過程中,每一層都要在數據前面增加包頭,這些包頭是需要占用網絡負載的.
網絡設備
Hub集線器
多端口中繼器,Hub並不記憶數據包由哪個MAC地址發送,哪個MAC地址在哪個端口.一個機器在發送數據的時候其它機器是無法發送數據的.
工作在物理層 相當於一根網線
所有連接的節點都屬於同一個沖突域中,任一節點在發送數據的時候其他節點也發數據的時候數據就會發生沖突
以太網橋
通常只有兩個接口 一般只能連兩個網絡
在網橋中有一塊內容空間,在內存空間中維護着一個表格.記錄着MAC地址和對應網橋端口的信息.
通過學習數據包的源MAC地址來添加MAC地址表中的數據 在轉發數據包的時候是查看目標MAC地址來轉發的
網橋可以隔離沖突域 但是不能隔離廣播域
廣播包的目標MAC地址是48位1 ff:ff:ff
交換機(switch)
升級版的網橋,兩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交換機是全雙工的數據傳遞
交換機和網橋都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路由器(router)
隔斷廣播域 路徑選擇 連接廣域網
路由表記錄的是IP地址,所以是網絡層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