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3.0.1 Gradle版本為4.1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3.0.x
- Android Monitor 被換成了 Android Profile ;
- 新建項目需要在gradle.properties中配置 android.enableAapt2=false 才能編譯通過;
- compile 不推薦使用,Google推薦使用新出的implement和api;
- api :完全等同於compile指令,沒區別,你將所有的compile改成api,完全沒有錯。
- implement:這個指令的特點就是,對於使用了該命令編譯的依賴,對該項目有依賴的項目將無法訪問到使用該命令編譯的依賴中的任何程序,也就是將該依賴隱藏在內部,而不對外部公開。
- 建議:在Google IO 相關話題的中提到了一個建議,就是依賴首先應該設置為implement的,如果沒有錯,那就用implement,如果有錯,那么使用api指令,這樣會使編譯速度有所增快。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但在3.0后的寫法為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或 api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3.0.1-》3.1.2 Gradle版本為4.4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3.1.x
- compile 已不能使用;
- android.enableAapt2=false 不能使用,需要配置成 true ,文檔提示 會在2018年底 徹底刪除該設置;
- 不要用內置的JDK,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