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WAN調試踩坑心得(二)


先說兩句

抱歉,由於工作原因和個人原因,中間停更了這么久。接下來,本人會繼續往下更,內容包括但不僅限於LoRa。文章還是會按照個人的習慣,堅持原創,一是作為自己的筆記,二是和廣大工程師分享交流。

LoRaWAN的定義是一種用於Low power,long range應用場景的無線通訊協議,所以關鍵的部分就有兩個:1.低功耗 2.遠距離

其中遠距離目前是有LoRa這種無線通訊方式來完成,因為其再參數上具有-148db的超低靈敏度,使其具有在同發射功率下的更遠的通訊距離

然后就是低功耗。下面我來講講LoRaWAN的低功耗。

注意:我接下來並不會講CAD模式,只是LoRaWAN協議在機制上如何實現低功耗,以及具體的功耗數值是多少。

LoRaWAN CLASS A功耗

慣例,先說硬件再說軟件。此處按STM32L051C8T6搭配SX1278

芯片功耗

SX1276

- 休眠功耗:200 nA
- 接收電流:10mA
- 發射電流:20dB 120mA

STM32L051C8T6

- 休眠功耗(RTC):1uA
- 32Mhz全速運行功耗:3mA

協議功耗

class A的工作邏輯為
發包->休眠1->RX1->休眠2->RX2->休眠3

其中休眠1/休眠2的時間都是1S,RX1/RX2的持續時間約為50ms,發包的持續時間按SF12 BW125(300 bps),負載長度按17byets來計算,發包時間約1000ms

用這些參數來計算,假設設備為電池供電,電池電量為1000mAH,每1小時發一次包,那么理論上設備可使用10年!!!

而且這還是按照LoRaWAN中的最低速率發包!!!

這是什么概念呢?目前NB-IOT算的上是運營商網絡中的最低功耗通訊方式了,按照相同工作邏輯,其只能使用一年多。具體差別在哪,以后會講。

這就是Class A,作為低功耗協議LoRaWAN中的最低功耗工作方式。

Class B 不講,由於本人接觸的少,而且實現起來困難,市面上使用的也少

CALSS C:
class c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進行接收,這種應用場景一般都是常供電設備了,所以在此討論這種設備的功耗也沒什么意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