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開始正式接觸postman的操作,最簡單的操作是根據接口文檔一個個測試接口。
例如:
接口服務器地址:http://111.2.198.4(項目組自己的測試環境,要測試的項目組肯定會給你的)
//以下數據項目組內部接口文檔會寫明
接口登入接口URL:/login
必傳參數:username 用戶名
userpassword 用戶密碼
發送方式:post
有以上數據,那么就可以在postman上進行簡單的接口測試了。
方式選POST,地址框內輸入 測試環境地址+接口URL,然后點擊右側的Params,下方會出現可以自己填參數的文本框,key就是填必傳參數username,value就是填參數的對應值,比如用戶名是張三。必傳參數填好后它會自動到地址框里。
如下圖所示。
然后點擊右側的Send就可以看請求結果了。
請求結果有兩個狀態碼,右上角的200 OK代表請求正確,這個200是http協議定義的,大家都一樣。下面那個“code”=0是響應正文的狀態碼,是公司內部程序員自已定義的,每個公司甚至每個項目組都可能不同,就是給內部人員區別請求正確與否的。
最簡單的就是這樣的。雖然我一開始也看了一些教程,可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有點茫然,這里寫得是把我自己茫然的點都寫出來了(比如地址欄里的地址到底怎么構成的),希望能幫助后續自學的人。
下載安裝軟件很簡單,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