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erf安裝
1.1將iperf_PC.rar工具解壓放在默認的盤目錄下即可,無需安裝
1.2安裝iperf for android 2.06.apk"到手機端.
adb install iperf for android 2.06.apk
1.3對路由器的wifi進行性能測試
TCP
-
測量網絡帶寬
-
報告MSS/MTU值的大小和觀測值
-
支持TCP窗口值通過套接字緩沖
-
當P線程或Win32線程可用時,支持多線程。客戶端與服務端支持同時多重連接
UDP
-
客戶端可以創建指定帶寬的UDP流
-
測量丟包
-
測量延遲
-
支持多播
-
當P線程可用時,支持多線程。客戶端與服務端支持同時多重連接(不支持Windows)。
測試舉例:
設備(路由器)或隨身wifi)開熱點,電腦和手機連接同一個熱點(無數據)針對wifi性能進行測試。測UDP丟包率時需要有數據連接。
測試單線程TCP(上行測試以發射為主)
在服務端運行iperf,輸入命令 iperf –s –i 1 –w 1M
在客戶端運行iperf,輸入命令iperf –c 192.168.43.66 –i 1 –w 1M
PC: iperf –s –i 1 –w 1M
Client: iperf –c 192.168.43.66 –i 1 –w 1M
其中參數說明如下:
-c:客戶端模式,后接服務器ip
-p:后接服務端監聽的端口
-i:設置帶寬報告的時間間隔,單位為秒
-t:設置測試的時長,單位為秒
-w:設置tcp窗口大小,一般可以不用設置,默認即可
TCP下行測試(以接收為主)
PC: iperf –c 192.168.43.66 –i 1 –w 1M
Client: iperf –s –i 1 –w 1M
PC
其中:Interval表示時間間隔。Transfer表示時間間隔里面轉輸的數據量。Bandwidth是時間間隔里的傳輸速率。最后一行是本次測試的統計。測試可知帶寬平均為8.79Mbit/s。
client
測試單線程UDP,上行測試(以發射為主)
-
在服務端運行iperf,輸入命令iperf –u -s並運行於udp模式
-
在客戶端運行iperf,輸入命令iperf –u –c 192.168.43.66 -b 900M -i 1 –w 1M –t 60,其中參數說明如下:
PC: iperf –u -s
Client: iperf –u –c 192.168.43.66 -b 900M -i 1 –w 1M –t 60
-c:客戶端模式,后接服務器ip
-p:后接服務端監聽的端口
-i:設置帶寬報告的時間間隔,單位為秒
-t:設置測試的時長,單位為秒
-b:設置udp的發送帶寬,單位bit/s
UDP下行測試(以接收為主)
PC: iperf –u –c 192.168.43.12 -b 900M -i 1 –w 1M –t 60
Client: iperf –u -s
PC
UDP下行測試(以接收為主)
其中,Jitter為抖動,lost/total為丟包數量,Datagrams為包數量。
數據如下所示:
未改tcp |
"-i 1 -t 60" |
**帶寬測試 |
|||
機型 |
M/S |
11n |
|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
NEO2 |
10.2 |
11.9 |
10.7 |
11.6 |
10.5 |
未改udp |
|||||
帶寬數量 |
20M |
40M |
|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
速率M/S |
10 |
14 |
7.9 |
13.4 |
8.49 |
丟包率 |
49% |
0% |
68% |
28% |
67% |
延時 |
0.983 |
1.449 |
2.073ms |
2.429ms |
7.908ms |
丟失 |
49497 |
0 |
86795 |
26294 |
88253 |
總包 |
100776 |
71662 |
127255 |
94376 |
131742 |
已改tcp |
"-i5 -t 60" |
"-i 2 -t 60" |
|||
機型 |
M/S |
11n |
|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
NEO2 |
4.16 |
3.48 |
7.28 |
6.36 |
4.78 |
已改udp |
|||||
帶寬數量 |
20M |
40M |
|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下行 |
上行 |
|
速率M/S |
3.11 |
7.02 |
6.25 |
7.37 |
2.04 |
丟包率 |
47% |
1.7% |
43% |
1% |
87% |
延時 |
10 |
3 |
3 |
3 |
83 |
丟包 |
12418 |
603 |
56370 |
502 |
74819 |
總包 |
26679 |
36410 |
47608 |
38085 |
85931 |
資源里包括windows的iperf.exe、android系統安裝的iperf.apk和iperf使用說明參數等內容。
備注:
Iperf是一個網絡性能測試工具。可以測試TCP和UDP帶寬質量,可以測量最大TCP帶寬,具有多種參數和UDP特性,可以報告帶寬,延遲抖動和數據包丟失。
Iperf使用方法與參數說明
參數說明
-s 以server模式啟動,eg:iperf -s
-c host以client模式啟動,host是server端地址,eg:iperf -c 222.35.11.23
通用參數
-f [kmKM] 分別表示以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顯示報告,默認以Mbits為單位,eg:iperf -c 222.35.11.23 -f K
-i sec 以秒為單位顯示報告間隔,eg:iperf -c 222.35.11.23 -i 2
-l 緩沖區大小,默認是8KB,eg:iperf -c 222.35.11.23 -l 16
-m 顯示tcp最大mtu值
-o 將報告和錯誤信息輸出到文件eg:iperf -c 222.35.11.23 -o ciperflog.txt
-p 指定服務器端使用的端口或
客戶端所連接的端口eg:iperf -s -p 9999;iperf -c 222.35.11.23 -p 9999
-u 使用udp協議
-w 指定TCP窗口大小,默認是8KB
-B 綁定一個主機地址或接口(當主機有多個地址或接口時使用該參數)
-C 兼容舊版本(當server端和client端版本不一樣時使用)
-M 設定TCP數據包的最大mtu值
-N 設定TCP不延時
-V 傳輸ipv6數據包
server專用參數
-D 以服務方式運行iperf,eg:iperf -s -D
-R 停止iperf服務,針對-D,eg:iperf -s -R
client端專用參數
-d 同時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n 指定傳輸的字節數,eg:iperf -c 222.35.11.23 -n 100000
-r 單獨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t 測試時間,默認10秒,eg:iperf -c 222.35.11.23 -t
-F 指定需要傳輸的文件
-T 指定ttl值
==================
服務器端專用選項
-s, --server Iperf服務器模式
-c, --client host 如果Iperf運行在服務器模式,並且用-c參數指定一個主機,那么Iperf將只接受指定主機的連接。此參數不能工作於UDP模式。
https://www.cnblogs.com/yingsong/p/5682080.html#undefined